[发明专利]可回收利用电站锅炉烟气余热的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4265.8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6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郝艳红;邱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D3/18 | 分类号: | F24D3/18;F25B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9 | 代理人: | 陈惠莲 |
地址: | 030013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回收 利用 电站 锅炉 烟气 余热 吸收 式热泵 供热 系统 | ||
1.可回收利用电站锅炉烟气余热的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电站锅炉省煤器的出口排烟管道(2)分别与第一烟道(2a)和第二烟道(2b)流体导通,第一烟道(2a)与空气预热器(3)的烟气入口流体导通,第二烟道(2b)与气-水换热器(4)的烟气入口流体导通,空气预热器(3)的烟气出口和气-水换热器(4)的烟气出口均与吸收式热泵机组(5)的热泵机组烟气入口(10)流体导通,热网回水依次流经吸收式热泵机组(5)的热泵热网水入口(12)、吸收式热泵机组(5)的热泵热网水出口(13)、气-水换热器(4)的热网水入口(26)和气-水换热器(4)的热网水出口(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利用电站锅炉烟气余热的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吸收式热泵机组包括吸收式热泵机组发生器(5-1)、吸收式热泵机组冷凝器(5-2)、吸收式热泵机组蒸发器(5-3)和吸收式热泵机组吸收器(5-4),吸收式热泵机组的热泵机组烟气入口(10)和热泵机组烟气出口(11)均设置在吸收式热泵机组发生器(5-1)上,吸收式热泵机组的热泵热网水入口(12)设置在吸收式热泵机组吸收器(5-4)上,吸收式热泵机组的热泵热网水出口(13)设置在吸收式热泵机组冷凝器(5-2)上,吸收式热泵机组的低温热源-热循环冷却水入口(15)和冷循环冷却水出口(16)均设置在吸收式热泵机组蒸发器(5-3)上,吸收式热泵机组吸收器(5-4)的热网水出口与吸收式热泵机组冷凝器(5-2)的热网水入口流体导通,吸收式热泵机组发生器(5-1)的冷剂蒸汽A(19)出口与吸收式热泵机组冷凝器(5-2)的冷剂蒸汽A(19)入口流体导通,吸收式热泵机组冷凝器(5-2)的冷剂水A(20)出口经膨胀阀(21)与吸收式热泵机组蒸发器(5-3)的冷剂水B(22)入口流体导通,吸收式热泵机组蒸发器(5-3)的冷剂蒸汽B(23)出口与吸收式热泵机组吸收器(5-4)的冷剂蒸汽B(23)入口流体导通,吸收式热泵机组吸收器(5-4)的稀吸收溶液(17)出口与吸收式热泵机组发生器(5-1)的稀吸收溶液(17)入口流体导通,吸收式热泵机组发生器(5-1)的浓吸收溶液(18)出口与吸收式热泵机组吸收器(5-4)的浓吸收溶液(18)入口流体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回收利用电站锅炉烟气余热的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自出口排烟管道(2)进入第二烟道(2b)的烟气量为出口排烟管道(2)烟气排出总量的5%-7%。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回收利用电站锅炉烟气余热的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电站锅炉的烟气出口(25)与锅炉省煤器(1)的烟气入口流体导通,锅炉省煤器(1)的烟气出口与出口排烟管道(2)流体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回收利用电站锅炉烟气余热的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自锅炉省煤器(1)烟气出口出来的烟气温度为300-400℃,自空气预热器(3)烟气出口出来的烟气温度和自气-水换热器(4)烟气出口出来的烟气温度均为120-140℃,自吸收式热泵机组发生器(5-1)的烟气出口出来的烟气温度为90-10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回收利用电站锅炉烟气余热的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吸收式热泵机组发生器(5-1)的烟气出口(11)与除尘器(6)的烟气入口流体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回收利用电站锅炉烟气余热的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吸收式热泵机组的热泵热网水入口(12)的温度为60℃左右,吸收式热泵机组的热泵热网水出口(13)的温度为90℃左右,气-水换热器(4)的热网水出口(14)的温度为100℃左右。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回收利用电站锅炉烟气余热的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吸收式热泵机组的低温热源-循环冷却水的水温由吸收式热泵机组蒸发器(5-3)入口(15)的40℃左右降至出口(16)的30℃左右。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回收利用电站锅炉烟气余热的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汽轮机(7)的乏汽出口与凝汽器(8)的乏汽入口流体导通,凝汽器(8)的热循环冷却水出口分别与冷却塔(9)的热循环冷却水入口和吸收式热泵机组蒸发器(5-3)的热循环冷却水入口流体导通,冷却塔(9)的冷循环冷却水出口和吸收式热泵机组蒸发器(5-3)的冷循环冷却水出口分别与凝汽器(8)的冷循环冷却水入口流体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工程学院,未经山西大学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426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兜
- 下一篇:一种附带指南针式的电子产品密封保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