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渣集料制备的桥面铺装混凝土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1722.8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5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丁庆军;管理;牟廷敏;梁毅;范碧琨;赖长福;王剑川;解超平;成荣军;杨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8/12;C04B24/42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渣 集料 制备 桥面 混凝土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及其生产方法,属于建筑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混凝土,简称为“砼”,其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使其使用范围出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随着混凝土组成材料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材料复合技术认识不断提高。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抗压强度,而是在立足强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混凝上的耐久性、变形性能等综合指标的平衡和协调。
现有技术中控制混凝土开裂的主要措施是掺加粉煤灰、矿粉等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矿物掺合料虽然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进而提高抗侵蚀介质的渗透能力。但是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掺加矿粉在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同时,增大混凝土的自收缩,当约束较大或养护不当的时候,混凝土易产生裂缝,给侵蚀性离子和二氧化碳提供了通道,加快了有害离子侵蚀速率,造成混凝土劣化,缩短混凝土的结构使用寿命。
然而,高钛重矿渣是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时产生的熔融矿渣冷却形成的一种由钛辉石、钙钛矿等矿物为主的石质材料,其具有多孔、高强、化学稳定性和耐磨好等特点。其来源比较广泛,若采用高钛重矿渣作为集料配制混凝土,既可以发挥其“吸水-释水”的内养护作用,又大量的消纳了废渣,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节约自然资源,降低工程成本,保护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矿渣集料制备的桥面铺装混凝土及其生产方法,以有效消纳利用废渣,并使桥面铺装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低收缩性、抗裂性和耐磨性。
本发明矿渣集料制备的桥面铺装混凝土,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水140~175份、胶凝材料440~540份、细集料600~800份、粗集料1000~1200份、减缩增韧剂7~13份和纤维2.4~2.9份;
其中,所述的胶凝材料由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组成,矿物掺合料包括粉煤灰、硅灰或粒化高炉矿渣粉,按重量份水泥380~430份、矿物掺合料60~110份;所述的减缩增韧剂由混凝土减缩剂、增韧剂和减水剂制备而成,其中,按重量份减水剂为5~10份,其余为减缩剂和增韧剂,减缩剂和增韧剂的用量比为1:2;所述的纤维为钢纤维或聚丙烯纤维。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水140~170份、胶凝材料440~540份、细集料600~800份、粗集料1150~1200份、减缩增韧剂8~10.5份和纤维2.4~2.9份;
其中,按重量份减水剂6~7.6份。
上述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4.75mm的碎石砾石和破碎砾石。
上述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4.75mm的天然砂和人工砂。其中,优选细度模数为2.5~3.5,优选细集料堆积密度为1500~1800kg/m3。
上述胶凝材料中水泥为P.O42.5硅酸盐水泥,矿物掺合料优选为粉煤灰,优选粉煤灰密度为0.8g/cm3~1.1g/cm3。
上述细集料优选高钛重矿渣砂,优选细度模数为2.5~3.0的中砂。
上述粗集料优选高钛重矿渣石。
上述的减水剂优选聚羧酸系减水剂。
上述的减缩剂为碳链长度为2~4的醇类的环氧化合物与烷基聚氧乙烯醚按重量比为1:1混合而成;上述的增韧剂为一种具有103~105数量级结构单元的硅氧烷基团和聚醚基团合成的聚醚基聚氧硅烷。
上述的钢纤维优选多锚点纤维,更优选多锚点纤维长度为30±0.1mm,直径为0.55±0.05mm,抗拉强度≥600MPa,断裂伸长率≤30%。
上述减缩增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减缩剂、增韧剂和减水剂混匀,减缩剂、增韧剂和减水剂复合制得减缩增韧剂。
本发明矿渣集料制备的桥面铺装混凝土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原料;将胶凝材料、粗集料、细集料和钢纤维倒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干拌;再加入水和减缩增韧剂,继续拌合,即得产品。
进一步地,为了的更好性能的混凝土,在干拌后加入部分水进行搅拌,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剩余的部分水和减缩增韧剂拌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未经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17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