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反射红外热能与热烟气分路定向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9253.6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4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罗添翼;王颖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炫能燃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3/04 | 分类号: | F24C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8415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射 红外 热能 烟气 分路 定向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用具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能有效提升金属光亮锅具对中餐燃气灶和家用燃气灶的热能吸收率的抗反射红外热能与热烟气分路定向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大气式燃气灶具和红外线燃气灶具在我国已有很多年历史了,由于燃气灶具燃烧完全,有害物质排放低,使用方便,燃烧效果好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长期以来金属光亮锅具对红外线燃气灶具的热效率影响,一直困扰着行业的技术研发人员,更由于金属光亮锅具的物理反射作用力而导致红外线燃气灶具对金属光亮锅反射敏感性特别强,造成红外线燃气灶具在使用金属光亮锅具时由于其反射的作用力,导致金属光亮锅对红外热能吸收率低,致使大量的热能被白白的流失和损耗掉。本发明正是针对这一物理特征,采用一种抗反射红外热能与热烟气分路定向输送技术,使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热烟气在抗反射红外热能与热烟气分路定向输送装置中停留时间延长,充分利用其热烟气中的热能,另外红外热能通过抗反射红外热能分路定向输送板将红外热能进行大量吸收转换输送给被加热物体,被加热物体与红外线定向输送板采用零距离折射的方式阻止物体的反射作用,来克服这一物理现象并解决业内重大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对红外热能和热烟气分路定向输送,从而有效解决金属光亮锅的反射并使其热能吸收效率大大提升的抗反射红外热能与热烟气分路定向输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抗反射红外热能与热烟气分路定向输送装置,包括有位于红外线燃气灶具的燃烧器燃烧面层上方的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以及环绕在该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周围的热烟气定向聚集输送通道,该定向红外线输送板通过具有热烟气导流面的中间体固定或放置在红外线灶具的面板上或固定面板支架上。
所述的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上开设有汤液快速蒸发孔。
所述的中间体的热烟气导流面为向受热体的受热面导向的斜面或曲面。
所述的中间体由支撑脚和导流环组成,其中,支撑脚的一端固定或一体成型在导流环上,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放置或固定连接在支撑脚的另一端面上,导流环放置或固定在红外线灶具的面板或面板支架上,导流环上成型有热烟气导流斜面,该热烟气导流斜面与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热烟气定向聚集输送通道。
所述的中间体由支撑脚和导流环组成,其中,支撑脚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在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的下端面上,支撑脚的脚底撑在导流环上,导流环放置或固定在红外线灶具的面板或面板支架上,所述的导流环上成型有热烟气导流斜面,该热烟气导流斜面与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热烟气定向聚集输送通道。
所述的中间体由支撑脚和导流环组成,其中,支撑脚为一独立的支撑体,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放置或固定在支撑脚的一端面上,支撑脚的另一端撑在导流环上,导流环放置或固定在红外线灶具的面板或固定在面板支架上,所述的导流环上成型有热烟气导流斜面,该热烟气导流斜面与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热烟气定向聚集输送通道。
所述的定向红外线输送板下端面与燃烧器燃烧出气面层的上下间距为5-100毫米。
所述的汤液快速蒸发孔开设在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的中间部位。
所述的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为平板状、凹面状、凸面状、波纹状、表面凸点状或凹凸状,其单层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厚度为1-30毫米。
所述的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是采用耐500℃以上高温,红外光波穿透率和吸收率在60%以上单层或多层的微晶玻璃、或微晶陶瓷、或微晶玻璃和微晶陶瓷复合材料叠合或叠合粘接制成。
本发明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使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被最大限度的吸收和转换后传递给被加热物体,从而降低热烟气中的热能流失和损耗。通过实际检测,采用本技术方案的产品热效率可达65%以上,综合节能率在30%以上,可为国家节省大量的能源,本发明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和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炫能燃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炫能燃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92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护刚挠结合板内层软板区域的方法
- 下一篇:醋酸阿比特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