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反射红外热能与热烟气分路定向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9253.6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4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罗添翼;王颖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炫能燃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3/04 | 分类号: | F24C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8415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射 红外 热能 烟气 分路 定向 输送 装置 | ||
1.一种抗反射红外热能与热烟气分路定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位于红外线燃气灶具的燃烧器燃烧面层上方的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10),以及环绕在该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10)周围的热烟气定向聚集输送通道(20),该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10)通过具有热烟气导流面的中间体(20)固定或放置在红外线灶具的面板(30)上或面板支架(30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反射红外热能与热烟气分路定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10)上开设有汤液快速蒸发孔(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反射红外热能与热烟气分路定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体(20)的热烟气导流面为向受热体的受热面导向的斜面或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抗反射红外热能与热烟气分路定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体(20)由支撑脚(201)和导流环(202)组成,其中,支撑脚(201)的一端固定或一体成型在导流环(202)上,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10)放置或固定连接在支撑脚(201)的另一端面上,导流环(202)放置或固定在红外线灶具的面板(30)或面板支架(301)上,导流环(202)上成型有热烟气导流斜面,该热烟气导流斜面与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10)之间的间隙形成热烟气定向聚集输送通道(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反射红外热能与热烟气分路定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体(20)由支撑脚(201)和导流环(202)组成,其中,支撑脚(201)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在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10)的下端面上,支撑脚(201)的脚底撑在导流环(202)上,导流环(202)放置或固定在红外线灶具的面板(30)或面板支架(301)上,所述的导流环(202)上成型有热烟气导流斜面,该热烟气导流斜面与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10)之间的间隙形成热烟气定向聚集输送通道(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反射红外热能与热烟气分路定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体(20)由支撑脚(201)和导流环(202)组成,其中,支撑脚(201)为一独立的支撑体,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10)放置或固定在支撑脚(201)的一端面上,支撑脚(201)的另一端撑在导流环(202)上,导流环(202)放置或固定在红外线灶具的面板(30)或固面板支架(301)上,所述的导流环(202)上成型有热烟气导流斜面,该热烟气导流斜面与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10)之间的间隙形成热烟气定向聚集输送通道(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反射红外热能与热烟气分路定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定向红外线输送板下端面与燃烧器燃烧出气面层的上下间距为5-100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反射红外热能与热烟气分路定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汤液快速蒸发孔(101)开设在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10)的中间部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反射红外热能与热烟气分路定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10)为平板状、凹面状、凸面状、波纹状、表面凸点状或凹凸状,其单层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厚度为1-30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反射红外热能与热烟气分路定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10)是采用耐500℃以上高温,红外光波穿透率和吸收率在60%以上一层或多层的微晶玻璃、或微晶陶瓷、或微晶玻璃和微晶陶瓷复合材料叠合或叠合粘接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炫能燃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炫能燃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925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护刚挠结合板内层软板区域的方法
- 下一篇:醋酸阿比特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