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19074.2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2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W.盖耶;R.阿当;L.福尔卡特;M.莱恩德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德烈亚斯.斯蒂尔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7/00 | 分类号: | F02F7/00;F16C3/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陈浩然;杨国治 |
地址: | 德国魏***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 ||
1. 一种内燃机(1),其带有:汽缸(2),在其中布置有轴套(14),其中,在所述气缸(2)中活塞(5)在汽缸纵轴线(12)的方向上往复运动地来支承,所述活塞(5)在它的运动的至少一个子截段上在所述轴套(14)中来引导并且其限制燃烧室(3);并且带有曲轴箱(4),在其中可旋转地支承有带有至少一个曲轴轴承(18, 48)的曲轴(7),其中,所述曲轴(7)由所述活塞(5)围绕曲轴旋转轴线(13)旋转地来驱动,并且其中,所述轴套(14)的位置朝向所述曲轴箱(4)形状配合地通过布置在面向所述曲轴箱(4)的端侧(41)处的固定元件来固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套(14)的面向所述曲轴箱(4)的端侧(41)处没有力从所述曲轴轴承(18)被传递到所述轴套(14)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吸收来自所述曲轴轴承(18, 48)的力。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元件与所述轴套(14)的端侧(41)之间存在间距(a)。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a)小于1m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14)以其端侧(41)贴靠在所述固定元件处。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至少部分地由所述曲轴箱(4)形成。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曲轴轴承(18)的轴承座(17)完全构造在所述曲轴箱(4)处。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箱(4)由上曲轴箱部件(37)和下曲轴箱部件(38)形成,其中,所述曲轴箱部件(37)和(38)共同形成用于所述曲轴轴承(18)的轴承座(17)。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至少部分地由所述曲轴(7)的曲轴轴承(48)的外圈(49)形成。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箱(4)在所述曲轴(7)处由密封件(40)对周围环境密封,所述密封件(40)支撑在所述曲轴轴承(48)的外圈(49)处。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49)在小于它的平行于所述曲轴旋转轴线(13)所测量的宽度(b)的70%上贴靠在所述汽缸(2)处。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14)的外周缘(43)在包含所述汽缸纵轴线(12)和所述曲轴旋转轴线(13)的剖切平面中到所述汽缸纵轴线(12)具有比所述曲轴轴承(18, 48)的内圈(48)的背对所述曲轴箱(4)的外侧(42)更大的间距(d)。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具有离开所述燃烧室(3)的排出部(9),其由所述活塞(5)控制,并且所述轴套(14)在排出口的面向燃烧室顶(45)的上侧之前终止。
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14)压入所述汽缸(2)中。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14)在它的面向所述燃烧室顶(45)的侧面处具有凸肩(22),所述轴套(14)利用其支撑在所述汽缸(2)处。
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具有至少一个溢流通道(10),其将曲轴箱内腔(20)在所述活塞(5)的下止点的区域中与所述燃烧室(3)相连接,其中,所述溢流通道(10)在所述汽缸(2)与所述轴套(14)之间来引导并且至少部分地构造为在所述轴套(14)的外周缘(43)处的凹部(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德烈亚斯.斯蒂尔两合公司,未经安德烈亚斯.斯蒂尔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907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茵芋碱衍生物的盐
- 下一篇:级间密封系统及包括级间密封系统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