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叶黄素酯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7340.8 | 申请日: | 201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5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韩静;赵长东;程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4 | 分类号: | A61K9/14;A61K36/28;A61K31/047;A61P3/02;A23L2/52;A23L1/30;A23C9/152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李宇彤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黄素 纳米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叶黄素酯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叶黄素酯、包裹材料、乳化剂,其质量比为叶黄素酯:包裹材料:乳化剂为1:2~50:1~10,最优比为1:5~20: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黄素酯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叶黄素酯为直接从万寿菊颗粒中提取的油膏,叶黄素含量为140~180g/kg;包裹材料为β-环糊精、羟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钠、聚维酮、聚乙二醇、甘露糖、半乳糖、胆酸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比混合物;所述的乳化剂为聚山梨酯、山梨醇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比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黄素酯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维酮为K30、K90、K90D中的任意一种或它们的任意比混合物;所述的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1500、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3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中的任意一种或它们的任意比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黄素酯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山梨酯为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80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比混合物;所述的山梨醇脂肪酸酯为司盘60、司盘65、司盘80、司盘85中的任意一种或它们的任意比混合物;所述的蔗糖脂肪酸酯为 蔗糖脂肪酸酯12、 蔗糖脂肪酸酯13、 蔗糖脂肪酸酯14、蔗糖脂肪酸酯15中的任意一种或它们的任意比混合物。
5.一种叶黄素酯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加热条件下将包裹材料溶于一种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中;
(2)将叶黄素酯与同一种有机溶剂混合后,加热溶解;
(3)机械搅拌下,将叶黄素酯溶液批量加入到包裹材料溶液中并添加乳化剂,继续加热,使溶液颗粒达到纳米级;
(4)通过常规方法挥去溶液中溶剂,干燥制成粉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叶黄素酯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丙酮、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中一种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步骤(1)中有机溶剂与包裹材料的体积质量比为5~50:1,步骤(2)中有机溶剂与叶黄素酯的体积质量比为5~50:1。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叶黄素酯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温度为50~80℃;机械搅拌速率为100-3000rp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叶黄素酯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方法为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药科大学,未经沈阳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734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