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视角变换的车载视频稳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10190.8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0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金志刚;谢璐;赵安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7/2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毓英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视角 变换 车载 视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基于视角变换的车载视频稳像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透射变换矩阵对图像进行梯形校正,之后通过块运动估计来减小图像序列帧间偏移的基于视角变换的车载视频稳像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车载智能视频监控的不断发展,公交车上人体检测及跟踪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提高人体检测及匹配精度,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如何校正摄像头角度引起的图像梯形失真,如何消除车体振动引起的视频图像序列间的较大偏移,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视频稳像技术一般包含全局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两个部分,而全局运动估计是其中的关键。目前典型的一种基于块匹配的全局运动估计算法是迭代最小二乘法,该方法用一个阈值来排除局部运动的干扰,通过迭代确定全局运动区域和最终模型参数。该方法计算量太大,不能满足车载监控实时性的要求。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选取图像四周区域的四个子块来避开局部运动目标的干扰,用四个子块局部运动矢量的均值作为全局运动矢量。该方法虽然简单,但并不能完全适应车厢内的复杂情况,当车厢较为拥挤时,乘客很可能会出现在图像的左下角和右下角区域,因此会降低全局运动估计的准确度。
而且,现有的车载视频稳像技术没有把摄像头角度引起的梯形失真考虑进来,不能较好地保证车载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中人体检测和匹配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上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基于视角变换的车载视频稳像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视角变换的车载视频稳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车载视频进行稳像处理之前先进行视角变换,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1)在无梯形失真的图像中确定一个长方形,根据视角变化大小,在梯形失真图像中确定该长方形失真后对应的梯形;
2)以长方形和梯形的四个顶点作为四组对应点,得到透射变换矩阵;
3)根据透射变换矩阵对每一帧车载视频图像进行视角变换;
4)选取当前抖动图像的待匹配块、匹配准则和搜索策略;
5)对当前抖动图像进行基于块匹配的运动估计;
6)求当前抖动图像的全局运动矢量;
7)对当前抖动图像进行运动补偿。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步骤1)中,视角变化大小等于车载摄像头光轴与水平方向夹角,视角变化大小其中,a、b分别表示公交车车厢内部的宽度和高度;步骤4)中,选取当前抖动图像的左上角和右上角两个宏块作为待匹配块;步骤4)中选取SAD作为块匹配准则,菱形法作为搜索策略;步骤6)中,对当前抖动图像中两个待匹配块的局部运动矢量和前一帧图像的全局运动矢量求均值,作为当前抖动图像的全局运动矢量。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利用四组对应点计算出透射变换矩阵,进而对车载视频图像进行视角变换,校正了图像的梯形失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耗时少,有较高的执行效率。
(2)本发明选取当前抖动图像的左上角和右上角两个宏块作为待匹配块,对两个待匹配块的局部运动矢量和前一帧图像的全局运动矢量求均值,作为当前抖动图像的全局运动矢量。这样既大大提高了稳像速度,又保证了全局运动估计的准确度。
(3)本发明选取车载视频的第一帧图像作为所有后续图像的参考图像,可以有效避免参考图像更替所引起的累积误差;并且直接使用全局运动矢量作为运动补偿矢量,算法速度比较快,有利于提高视频稳像的整体效率。
(4)本发明简单易行,很容易在DSP上实现,适用于摄像头固定、且无扫描运动的车载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实现本发明方法的软件流程框图。
图2是视角变换角度。
图3是待匹配块的选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首先参见图1,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在无梯形失真的图像中确定一个长方形,根据视角变化大小,在梯形失真图像中确定该长方形失真后对应的梯形,以长方形和梯形的四个顶点作为四组对应点,得到透射变换矩阵,进而对每一帧视频图像进行视角变换,得到无梯形失真的视频图像序列。选取当前抖动图像的左上角和右上角的两个宏块作为待匹配块,通过对当前抖动图像进行基于块匹配的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减小车体振动引起的图像序列的帧间偏移。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01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