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尺寸均一的小粒径魔芋葡甘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9722.2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4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马光辉;周炜清;熊志冬;苏志国;李娟;孙李靖;巩方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L5/02 | 分类号: | C08L5/02;C08J3/24;C08J3/16;A61K47/36;B01J13/02;B01J13/14;C11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寸 均一 粒径 魔芋 聚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魔芋葡甘聚糖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魔芋葡甘聚糖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下,粒径分布span值为0.9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魔芋葡甘聚糖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魔芋葡甘聚糖微球中魔芋葡甘聚糖含量为20wt%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魔芋葡甘聚糖微球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魔芋葡甘聚糖微球用于制备作为药物包埋载体的凝胶微球、用于香精吸附、用作生化工程中的精细分离介质或用作控释载体。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魔芋葡甘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分散有小分子魔芋葡甘聚糖的水溶液为水相W,以溶解有油溶性乳化剂且与水互不相溶的溶液作为油相O,其中,所述小分子魔芋葡甘聚糖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500,000Da;
(2)将所述水相W与油相O混合得到W/O型初乳液;
(3)将步骤(2)得到的初乳液在压力下通过微孔膜以得到粒径均一的W/O型乳液;
(4)进行交联反应;
(5)交联成球后除杂,得到魔芋葡甘聚糖微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小分子魔芋葡甘聚糖由魔芋葡甘聚糖降解得到;
优选地,所述降解为酸解;
优选地,所述酸解中所使用的酸为有机酸和/或无机酸,进一步优选为盐酸、硫酸、硝酸、磷酸、草酸、碳酸、丙酸或醋酸中的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特别优选为盐酸、硝酸、丙酸或醋酸中的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小分子魔芋葡甘聚糖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100,000Da;
优选地,所述小分子魔芋葡甘聚糖在水相中的浓度为0.01~60wt%,进一步优选为0.1~50wt%,特别优选为5~30wt%。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的分散介质为酯、杂环烷烃、杂环烷烃卤代物、烃类或卤代烃类中的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特别优选为液体石蜡、石油醚和/或二甲苯;
优选地,所述油溶性乳化剂为Span类乳化剂、吐温类乳化剂、PO-500、油酸、油酸钠、乙基纤维素或锂基脂中的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油溶性乳化剂在油相中的浓度为0.1~20wt%,进一步优选为0.3~15wt%,特别优选为0.5~10wt%;
优选地,步骤(1)所述水相还含有致孔剂;
优选地,所述致孔剂为无机盐、多羟基化合物或其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特别优选为NaCl、Na2CO3、丙三醇或PEG中的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致孔剂在水相中的浓度为50wt%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45wt%,特别优选为2~40wt%。
7.如权利要求4-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水相与油相的质量比为1:0.8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1~1:1000,特别优选为1:3~1:15;
优选地,步骤(3)所述微孔膜的孔径为0.5~26μm,进一步优选为0.8~22μm,特别优选为1~20μm;
优选地,步骤(3)所述压力为0.1~6.0kgf/cm2,进一步优选为0.3~4.0kgf/cm2,特别优选为0.5~3.0kgf/cm2;
优选地,步骤(3)所述初乳液通过微孔膜的速度为0.1~4m3·m-2·h-1,进一步优选为0.3~2.5m3·m-2·h-1,特别优选为0.5~1.5m3·m-2·h-1。
8.如权利要求4-7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所述水相中加入交联剂,或者在步骤(3)得到的W/O型乳液中加入交联剂;
优选地,所述交联剂为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含有环氧基团的化合物和/或含有卤素取代基的化合物,进一步优选为二环氧丁烷、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环氧氯丙烷-多元醇衍生物或环氧氯丙烷中的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特别优选为二环氧丁烷、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或环氧氯丙烷中的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97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