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性束注入梯度极分压电源高压引出线端子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9644.6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9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何宝灿;杨雷;潘圣民;赵士元;王邓辉;冯虎林;胡纯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B17/30 | 分类号: | H01B17/3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性 注入 梯度 压电 高压 引出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性束注入的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性束注入梯度极分压电源高压引出线端子。
背景技术
中性束注入梯度极分压电源是为离子源梯度极供电的装置,该电源采用电阻分压调压模式,有8根引出线,对地电压与中性束注入的加速极高压电源近似相等,常规的中性束注入系统的正离子源的加速极高压电源输出电压最高有90kV。因此需要解决8根引线对地的绝缘问题。而常规的超过90kV电压等级的绝缘套管都是体积和重量都很大的陶瓷套管;这样会增加梯度极分压电源的制造成本,和占地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和价格便宜的中性束注入梯度极分压电源高压引出线端子。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中性束注入梯度极分压电源高压引出线端子,包括有套管,所述的套管是通过柱型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套管的外围切割成凸出的环形片,从而增加表面绝缘长度,从套管底部中心位置处开有通向顶部的中心孔,且从中心孔内引出梯度极分压电源内部高压引线,套管的顶部固定有顶盖,用于固定高压引线,套管下部设有外螺纹,套管下部通过外螺纹与一聚四氟乙烯螺帽螺旋连接,为了防止外面的湿气通过套管中心孔进入油箱和绝缘油从套管中心孔流出,在螺帽与套管之间和顶盖与套管之间分别套有橡胶密封圈,套管底部插入电源油箱的顶盖上,并通过螺帽固定。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用聚四氟乙烯制成的引出线端子价格便宜,体积小,重量轻,而且绝缘等级高,安装方便,可长期使用,在螺帽与套管之间和顶盖与套管之间分别套有橡胶密封圈,防止外面的湿气通过套管中心孔进入油箱和绝缘油从套管中心孔流出,解决了梯度极分压电源的高压引线与金属油箱的绝缘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套管的剖面图。
图3为螺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中性束注入梯度极分压电源高压引出线端子,包括有套管1,所述的套管1是通过柱型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套管1的外围切割成凸出的环形片2,从而增加表面绝缘长度,从套管1底部中心位置处开有通向顶部的中心孔3,且从中心孔3内引出梯度极分压电源内部高压引线,套管1的顶部固定有顶盖4,用于固定高压引线,套管1下部设有外螺纹,套管1下部通过外螺纹与一聚四氟乙烯螺帽5螺旋连接,为了防止外面的湿气通过套管中心孔3进入油箱和绝缘油从套管1中心孔3流出,在螺帽5与套管1之间和顶盖4与套管1之间分别套有橡胶密封圈6,套管1底部插入电源油箱的顶盖上,并通过螺帽5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96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碳铅超级电容电池
- 下一篇:一种自承式数字通信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