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OKMAK低混杂波天线辐射端面几何形状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5510.7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0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刘亮;刘甫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H1/10 | 分类号: | H05H1/1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okmak 混杂 天线 辐射 端面 几何 形状 优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约束聚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TOKMAK低混杂波天线辐射端面几何形状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低混杂波驱动电流已经被实验证明为TOKMAK型受控磁约束聚变装置上最为有效的非感应驱动电流的手段,天线是低混杂波系统中重要的分系统,其作用是将由微波源经传输线输送来的微波能量以特定的辐射功率谱耦合到TOKMAK等离子体中,用于加热等离子体和驱动等离子体电流。
国内外低混杂波天线发展到现阶段,有三种馈能结构,分别为:常规波导阵,多结波导阵,有源无源交互式波导阵,无论哪种形式的低混杂波天线,均是由数路主传输波导将微波能量馈入对应的天线单元,经过天线单元内置的功率分配及移相系统,最终到达天线输出端的各路子波导,因而天线面向等离子体的辐射端面是由若干行、若干列、等截面尺寸的矩形截面子波导组成,如图1所示。
现有技术的问题:
良好的低混杂波与等离子体的耦合是保证低混杂波实验效果的必要条件,由于天线本身水平方向尺寸远小于TOKMAK装置大环方向尺寸,以往低混杂波天线的辐射端面被加工成一个标准圆柱面,如图2所示,即,仅考虑极向等离子体位形,忽略环向等离子体位形,这样的近似与简化,给前期天线加工带来了方便,但是这种形状的几何曲面会造成天线辐射端面中心区域距离等离子体最近,因而受到等离子体的反作用最大,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和一些特殊放电模式对天线的影响,天线辐射端面中心首当其冲,受到损坏的几率相比辐射端面其它区域更大,如图3所示。
此外,TOKMAK装置纵场线圈的数量是有限的,使得沿大环方向的磁力线在两个相邻的纵场线圈之间发生畸变,磁力线在两个相邻的纵场线圈之间发生沿半径方向的偏移,以往没有考虑这一因素对低混杂波天线辐射端面几何形状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在保证并改善耦合的前提下,减轻和避免等离子体对天线的烧蚀的TOKMAK低混杂波天线辐射端面几何形状优化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TOKMAK低混杂波天线辐射端面几何形状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多次做低混杂波天线运行实验并记下实验记录,获得实验期间低混杂波天线沿TOKMAK装置半径方向的位移范围,确定天线辐射端面中心到TOKMAK装置中心的平衡距离r0;
(2)、结合天线辐射端面中心到TOKMAK装置中心的平衡距离r0和低混杂波天线水平方向尺寸L计算得出天线辐射端面左、右两侧所占用环向角度Φ1、Φ2,通过公式
计算得出仅考虑大环曲率半径因素影响的天线辐射端面环向切口几何形状radius(Φ) ,其中,Φ为沿装置大环方向的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55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