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祛咳化痰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3528.3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2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成;王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欣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K9/16;A61P11/14;A61P11/10;A61K33/0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痰 中药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颗粒剂,尤其是能够快速祛咳化痰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中医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为喉部或气管的黏膜受到刺激时迅速吸气,随即强烈地呼气,声带振动发声的现象。虽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剧烈长期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
引起咳嗽的常见疾病有以下几种:1.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感冒,是由于病毒经过鼻腔和咽喉进入到人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发炎。小儿患上感冒时,一般都会出现咳嗽的症状。2.支气管炎。大多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而来,发病较急,初期多为干咳,随之逐渐出现咳嗽、咳痰等不适,严重时因呼吸困难而出现缺氧,嘴唇变为青紫色。3.肺炎。2岁以内的小儿大多是支气管肺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而引起。一般会有干咳,还会出现气促、口唇发绀、鼻翼扇动等现象。除了新生儿外,通常会发烧到39℃。4.急性喉炎。当病毒或细菌通过喉部时,也会引起喉部感染。急性喉炎除了干咳和喉部疼痛外,最典型的症状是声音嘶哑,甚至发不出声音来。在吸入空气时发出像犬样的咳嗽声,严重时发生喉喘鸣。
咳嗽的不利作用,是可把气管病变扩散到邻近的小支气管,使病情加重。另外,持久剧烈的咳嗽可影响休息,还易消耗体力,并可引起肺泡壁弹性组织的破坏,诱发肺气肿。中医认为咳嗽是因外感六淫,脏腑内伤,影响于肺所致有声有痰之症。
在人的呼吸道里,许多小纤毛麦浪一样朝向口腔的方向,慢慢将脏东西推出来,推到嗓子眼儿时,人就会咳嗽吐痰。中医认为,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调节宗气(元气)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肃降,就可出现咳喘、卧不平等症。在风邪或寒邪侵肺时,使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在已有祛咳化痰的药物中,中国专利CN02134087.0于2003年公开了一种名为“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由观音草、黄精、百尾参、桔梗、虎耳草、枇杷叶、麻黄、桑白皮、罂粟壳组成,组方简单,效果单一,只能止咳,不能真正从咳嗽痰多的根源进行调理,也就无法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治疗咳嗽痰多的药物不足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祛咳化痰的中药颗粒剂,具有易操作、疗效显著的特点,并且它采用地方上较为常见的中药材作为原料,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祛咳化痰的中药颗粒剂,优选的方案,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10-20份,桔梗3-9份,白芷3-10份,徐长卿4-10份,川芎3-9份,苍耳子3-10份,防风5-10份,蒲公英10-30份,升麻3-6份,葶苈子2-6份,黄芪10-30份,白及3-9份,芫花(醋炙)6-12份,紫花杜鹃8-16份,白矾3-9份,僵蚕3-10份,桂枝8-16份,党参10-30份,光裸星虫5-15份(优选的,光裸星虫5.5-14.5份),天香炉1-5份。
一种祛咳化痰的中药颗粒剂,更加优选的方案,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12-16份,桔梗5-8份,白芷5-8份,徐长卿5-7份,川芎4-6份,苍耳子5-9份,防风6-8份,蒲公英15-25份,升麻4-5份,葶苈子3-5份,黄芪15-25份,白及5-8份,芫花(醋炙)7-10份,紫花杜鹃10-14份,白矾5-8份,僵蚕5-8份,桂枝10-14份,党参15-25份,光裸星虫8-12份,天香炉2-4份。
一种祛咳化痰的中药颗粒剂,最佳的方案,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15份,桔梗6份,白芷7份,徐长卿6份,川芎5份,苍耳子6份,防风7份,蒲公英20份,升麻4.5份,葶苈子4份,黄芪20份,白及7份,芫花(醋炙)8份,紫花杜鹃12份,白矾6份,僵蚕7份,桂枝12份,党参20份,光裸星虫10份,天香炉3份。
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步骤如下:
①取白矾和僵蚕粉碎,过60-120目筛;
②将苍耳子置于预热好的容器内,用中火炒至表面深黄色且刺焦,内部浅黄色时取出晾凉至室温,碾去刺,制成炒苍耳子;
③将防风置于锅内微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至室温,制成炒防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欣,未经陈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35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