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祛咳化痰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3528.3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2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成;王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欣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K9/16;A61P11/14;A61P11/10;A61K33/0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痰 中药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祛咳化痰的中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10-20份,桔梗3-9份,白芷3-10份,徐长卿4-10份,川芎3-9份,苍耳子3-10份,防风5-10份,蒲公英10-30份,升麻3-6份,葶苈子2-6份,黄芪10-30份,白及3-9份,芫花(醋炙)6-12份,紫花杜鹃8-16份,白矾3-9份,僵蚕3-10份,桂枝8-16份,党参10-30份,光裸星虫5-15份,天香炉1-5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12-16份,桔梗5-8份,白芷5-8份,徐长卿5-7份,川芎4-6份,苍耳子5-9份,防风6-8份,蒲公英15-25份,升麻4-5份,葶苈子3-5份,黄芪15-25份,白及5-8份,芫花(醋炙)7-10份,紫花杜鹃10-14份,白矾5-8份,僵蚕5-8份,桂枝10-14份,党参15-25份,光裸星虫8-12份,天香炉2-4份。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15份,桔梗6份,白芷7份,徐长卿6份,川芎5份,苍耳子6份,防风7份,蒲公英20份,升麻4.5份,葶苈子4份,黄芪20份,白及7份,芫花(醋炙)8份,紫花杜鹃12份,白矾6份,僵蚕7份,桂枝12份,党参20份,光裸星虫10份,天香炉3份。
4.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
①取白矾和僵蚕粉碎,过60-120目筛;
②将苍耳子置于预热好的容器内,用中火炒至表面深黄色且刺焦,内部浅黄色时取出晾凉至室温,碾去刺,制成炒苍耳子;
③将防风置于锅内微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至室温,制成炒防风;
④将炒好苍耳子、防风与金银花、桔梗、白芷、徐长卿、川芎、蒲公英、升麻、葶苈子、黄芪、白及、醋炙芫花、紫花杜鹃、桂枝、党参、光裸星虫和天香炉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0小时,合并煎液,静置20-30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放冷;
⑤将步骤④所得滤液加入乙醇,乙醇用量为滤液重量的0.5-1.5倍,静置20-30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40;
⑥向步骤⑤所得滤液中加入白矾和僵蚕粉末,还加入适量淀粉,干燥,制成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过60-120目筛(优选80-100目筛,更加优选90目筛)。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静置20-30小时(优选22-27小时,更加优选24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⑤乙醇用量为滤液重量的0.5-1.5倍(优选0.8-1.2倍,更加优选1.0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⑤静置20-30小时(优选22-28小时,更加优选26小时),滤过。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欣,未经陈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352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