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混凝-吸附作用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尾水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0508.0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9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钱光人;余颖;朱明英;窦丽;吴岳英;周吉峙;肖可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54 | 分类号: | C02F1/54;C02F1/28;C02F1/4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吸附 作用 深度 处理 垃圾 渗滤 液尾水 方法 | ||
1.一种通过混凝-吸附作用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尾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待处理的渗滤液尾水中补充两种具有互补作用的阴阳离子型化合物,通过这两种化合物的混凝-吸附作用从而实现对渗滤液尾水的深度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的混凝-吸附作用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尾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对象为一般的渗滤液生化尾水,即化学需氧量COD浓度为300~1200 mg/L,总有机碳TOC浓度为50~1000 mg/L,总氮TN浓度为200~1000 mg/L,硝酸盐氮NO3--N浓度为50~500 mg/L,亚硝酸盐氮NO2--N浓度为50~500 mg/L,氨氮NH3-N浓度为100~800 mg/L,pH介于6.0~8.0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的混凝-吸附作用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尾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工艺步骤为:首先,将待处理的渗滤液尾水首先进入加药反应池,向其中补充0.1~50 g/L阴离子型层间化合物——即LDH化合物,混合均匀;其次,添加碱性物质,控制体系初始反应的pH为7~13,随后将反应浆体在20~80oC条件下,常压均匀反应0.5~3天,在沉淀池中完成固液分离,将固体经过400~500oC条件下煅烧6~10 h后可重复利用;再次,向经过阴离子型层间化合物处理后的渗滤液尾水中再补充0.1~50 g/L阳离子型层间化合物,添加碱性物质控制体系初始反应的pH为7~13,随后将反应浆体在20~80oC条件下,常压下均匀反应0.5~3天,在沉淀池中完成固液分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的混凝-吸附作用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尾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型层间化合物可以是水滑石、Friedel盐等二元或三元的LDH类层间阴离子型粘土矿物。利用该阴离子层间化合物深度处理渗滤液尾水,不仅可以通过体系外合成LDH化合物后投入渗滤液尾水进行处理;也可以通过调理渗滤液尾水中二价、三价阳离子的含量及体系pH值,并利用尾水中所含有的阴离子通过共沉淀原理直接在渗滤液尾水中原位合成此类阴离子型化合物——即原位合成法。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的混凝-吸附作用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尾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的碱性物质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石灰或石灰质材料的固体或液体;经过处理后的渗滤液尾水中COD、TOC的去除率达到30~90%,TN、NO3--N、NO2--N及氨氮的去除率达到20~80%,TP的去除率达到40~100%,Cl-的去除率在10~80%左右,SO42-的去除率达到50~100%;并且,对于渗滤液尾水中含量最多的两类有机物种类——酚醇类和芳香类都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可去除原水中20~90%的芳香类物质,10~60%的酚、醇类物质,20~80%的酸类物质以及20~75%的酰胺类物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的混凝-吸附作用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尾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与反应的阳离子型层间化合物是钠基膨润土、钙基膨润土或有机改性的膨润土阳离子型粘土矿物;经过阳离子型化合物处理后的渗滤液尾水中COD、TOC可在原来基础上多去除率10~40%,氨氮的去除率可在原来基础上多去除10~30%,从而达标排放。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的混凝-吸附作用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尾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阴阳离子型化合物深度处理渗滤液尾水的投加顺序可调换,灵活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05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电传感器的红外信号处理电路
- 下一篇:一种旋转式暖风取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