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产气荚膜梭菌高产外毒素的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和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86236.7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0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熊媛媛;蒋玉文;漆世华;黄涛;郑佳;朱薇;谢红玲;温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21/00 | 分类号: | C12P21/00;C07K14/33;A61K39/08;A61K38/16;A61P31/04;A61P1/00;A61P1/12;C12R1/1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庆峰财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7 | 代理人: | 刘元霞 |
地址: | 43007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荚膜 高产 毒素 培养基 及其 培养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产气荚膜梭菌高产外毒素的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和其应用。
背景技术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又名魏氏梭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可引起多种畜禽疾病,如仔猪红痢、鸡坏死性肠炎、兔出血性下痢、羔羊痢疾、羊肠毒血症、牛肠毒血症等,也能引起人的气性坏疽和食物中毒。人们根据其发病快的特征将其命名为“猝死症”。发病动物多以发病急、病程短、病死率高为特征,往往未见任何前期症状就来不及治疗而导致牲畜死亡,造成畜牧养殖业极大的经济损失。
孔繁德(孔繁德,陈琼,我国家畜促死症的病因与防治对策,《中国兽医杂志》,1999年,(3):50-52)等研究认为,“目前魏氏梭菌是家畜猝死症的主要病原”,引起猝死症的致病因子在于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外毒素。Haagsma(J.Haagsma.Pathogenetic anaerobic bacteria and the environment[J].Rev.sci.tech.Off.Int.Eqiz.,1991,10(3):749-764)、柴同杰(柴同杰,马瑞华,常维山,等.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病的流行致病机制探讨,《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1年,23(1):70-72)等研究指出,“魏氏梭菌的致病原因在于其分泌的毒素和代谢产物,无毒素产生则不会出现临床症状”,“动物魏氏梭菌感染导致的猝死症,主要由肠毒血症造成机体主要器官的衰竭所致”。
迄今已发现α,β,γ,δ,ε,η,θ,ι,κ,λ,μ,ν12种外毒素,其中,以α,β,ε,ι外毒素较为常见。根据产生外毒素种类的不同,将产气荚膜梭菌分为A、B、C、D、E五种毒素型。每种毒素型菌均可产生α毒素。A型菌主要产α毒素;B型菌主要产α、β、ε毒素;C型菌主要产α、β毒素;B型菌、C型菌的致病因素主要为β毒素;D型菌主要产α、ε毒素,且ε毒素为主要的致病因子;E型菌主要产α、ι毒素,但其发病率较低。
外毒素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根据魏氏梭菌的发病机理,制备不同型的魏氏梭菌毒素,然后将其灭活脱毒制成类毒素疫苗或将类毒素制备成抗毒素,用于预防和治疗畜禽的“猝死症”,具有比菌苗更为高效、可靠的免疫效果。Uzal等(Uzal FA.,Kelly WR.Protection of goats against experimental enterotoxaemia by vaccination with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type D epsilon toxoid.Veterinary Record,1998,142:722-725)以山羊为对象,设置ε类毒素疫苗免疫组、商用菌苗免疫组和不免疫对照组,研究了魏氏梭菌类毒素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类毒素免疫组抗体效价最高,攻毒后获得保护;菌苗免疫组抗体效价较低,攻毒后有轻度的腹泻;未免疫对照组攻毒后出现严重的腹泻等症状。柴同杰等(柴同杰,刘文波,魏氏梭菌类毒素疫苗研制及其免疫家兔抗体消长规律,《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6年,28(1):101-104)制备类毒素疫苗免疫家兔,保护效果可靠。魏氏梭菌类毒素疫苗可有效控制魏氏梭菌病的流行,用类毒素制备的抗毒素血清还能够用于患畜的紧急抢救治疗。
大量生长繁殖产气荚膜梭菌,使其分泌高效价的外毒素是制备高质量类毒素疫苗的关键。目前,一般使用厌气肉肝汤、厌气肉肝胃酶消化汤培养产气荚膜梭菌。这些培养基的配制工艺复杂,包括购肉、冷库保存、剔选、绞碎、保温消化、提清过滤等工序,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且生产周期较长,并受肉品质的影响而影响培养基质量的稳定性,进而影响疫苗的品质。产气荚膜梭菌的产毒素能力与细菌菌株、培养基组成有关,还与培养温度、pH值、培养时间等培养条件相关。因此,研究适合产气荚膜梭菌生长繁殖且良好产毒的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产气荚膜梭菌高产外毒素的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由下述重量份的成分组成:牛肉浸粉18-30重量份,大豆蛋白胨6-15重量份,葡萄糖4-8重量份,NaCl3-6重量份,加水至1000重量份。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培养基由下述重量份的成分组成:牛肉浸粉25重量份,大豆蛋白胨10重量份,葡萄糖5重量份,NaCl5重量份,加水至1000重量份。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培养基的pH值为7.0-8.5,优选pH值为7.5-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62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