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裂化工艺及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086046.5 | 申请日: | 2013-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6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 发明(设计)人: | 闫鸿飞;孟凡东;王龙延;樊麦跃;黄延召;李秋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G55/06 | 分类号: | C10G55/06;C10G11/14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裂化 工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在不存在氢的情况下,烃油的催化裂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协同优化反再系统的催化裂化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注重环境保护的同时,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是企业追求的目标。而低干气和焦炭产率、高液收,则一直是催化裂化技术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近年来,关于优化反再系统和改善催化裂化产品分布的研究很多。
美国专利US5451313公开了一种优化反再系统的方法,称为“X设计”,为UOP公司研究,该技术的目的是提高剂油比,改善产品分布。其特点是反应器与再生器之间设置了一个催化剂混合器,待生剂与再生剂在混合器内混合,部分混合剂流入提升管与原料接触反应,剩下的混合剂流入再生器进行再生。这种结构的好处是混合剂进入提升管的温度比再生器来的低,使催化剂循环量增加,剂油比提高,所以热反应减少、催化反应增加、焦炭和干气产率降低、汽油产率增加。但该设计缺点就是混合催化剂中的待生剂活性很低,使混合剂的活性偏低,不利于原料油的裂化。
Petrobras公司的IsoCat工艺(US6059958),其特点是将经外取热器冷却的催化剂分成两股,一股返回再生器床层,另一股与热的再生催化剂混合后进入提升管与原料油反应。显然,混合再生催化剂的温度低于常规的再生催化剂的温度。与UOP公司的“X设计”道理类似,IsoCat工艺可以降低焦炭和干气产率,并且IsoCat工艺两股催化剂均为再生催化剂,混合剂的活性更高,更有利于催化反应。但该工艺提升管底部混合催化剂的温度较难得到平稳控制。
中国专利申请CN1288933A公开了一种再生斜管催化剂冷却技术,该技术是直接在再生斜管外设置一个冷却水夹套,通过冷却水把进入提升管反应器的再生催化剂温度降下来。虽然这种方法在中试装置上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使干气和焦炭产率显著下降,但在工业实践中却给反应温度的控制带来很大的困难,也就是说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实践起来难度却较大。
中国专利申请CN1710029A公开了一种FDFCC-III工艺技术,该技术由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开发,FDFCC-III工艺采用双提升管并增设汽油沉降器和副分馏塔,同时将部分相对温度较低的汽油提升管待生催化剂引入原料油提升管催化剂预提升混合器,与高温再生剂混合后进入原料油提升管,这样既降低了原料油提升管的油剂接触温度,又充分利用了汽油提升管待生催化剂的剩余活性,提高原料油提升管催化裂化的剂油比和产品选择性,降低干气和焦炭产率,提高丙烯收率和丙烯选择性。该工艺不足之处在于汽油待生剂虽然剩余活性较高,但与再生催化剂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中国石油大学提出了新型多区协控重油MZCC催化裂化技术(《炼油技术与工程》2008年第12期),MZCC技术以优化重油与再生剂的混合热量来促进烃类大分子裂化、减少干气和焦炭为工艺基础,提出了进料强返混、反应平流推进、产物超快分离及化学汽提的分区协同控制新理念。该技术拟新增一根再生斜管和空气提升管,并在此新增再生斜管上设置催化剂冷却器,冷却后的催化剂与原再生斜管来的热催化剂进行混合,混合后较低温度的再生剂与原料进行接触反应,此技术可降低油剂混合温度,提高剂油比,改善产品分布,但该技术再生剂降温措施稍显复杂,需增加设备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协同优化反再系统的催化裂化工艺及装置,以优化催化裂化装置反再系统,提高催化裂化装置剂油比,降低催化裂化装置干气和焦炭产率,提高总液收,同时降低汽油烯烃含量和催化烟气中的SOX排放。
本发明提供一种催化裂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原料油进入提升管反应器下部,与来自催化剂预提升混合器的催化剂接触,进行反应;
2)反应后的油气与待生催化剂进行分离,分离出的反应油气进入分馏塔进行分馏,分离出的待生催化剂经汽提后进入再生器进行完全再生。
3)主风分两部分,一部分进入再生器,另一部分进入催化剂换热器,来自步骤2)再生器中的一部分再生剂进入催化剂换热器与部分主风进行换热,之后进入催化剂预提升混合器;再生器中的另一部分再生剂进入外取热器进行降温,外取热器中的降温再生剂一部分返回再生器,另一部分进入催化剂预提升混合器,与来自催化剂换热器的再生剂混合,进入步骤1)循环使用。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特征在于:进入催化剂换热器的主风量占全部主风量的20%~100%,较好为30%~90%,最好为40%~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60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