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阿折地平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1090.7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0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孟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中海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05/04 | 分类号: | C07D20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 11130 | 代理人: | 王为 |
地址: | 1103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平 中间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阿折地平重要中间体3-氨基-3-亚氨基丙酸-1-(二苯甲基)-3-氮杂环丁酯乙酸盐的合成工艺。
背景技术
阿折地平(azelnidipine)是由日本Sankyo和Ube Industries公司共同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的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2003年5月下旬获准在日本上市,商品名为Calblock。阿折地平对动脉平滑肌细胞钙通道具有选择性阻滞作用,它能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动脉压,临床上广泛用于轻度或中度原发性高血压、肾障碍伴高血压以及重症高血压等的治疗。阿折地平与尼卡地平、硝苯地平等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相比,具有选择性高、降压作用强而持久、对心脏影响小等优点。
阿折地平的结构式
目前,有关阿折地平制备方法的参考文献包括:欧洲专利EP0266922;中国专利CN201010516967.7;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0,20(3):192-194;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8,39(3):163-165;化学工业与工程,2009,26(1):15-18;齐鲁药事,2005,24(6):365-366。这些文献中提供的阿折地平的制备方法,为以环氧氯丙烷与二苯甲胺为起始原料,经N-烷基化、环合、酯化、Pinner合成、中和、成脒反应先制备得到中间体3-氨基-3-亚氨基丙酸-1-(二苯甲基)-3-氮杂环丁酯乙酸盐,然后与2-(3-硝基亚苄基)乙酰乙酸异丙酯经Hantzsch缩合制得阿折地平。
在该路线中酯化、Pinner合成和中和三步反应中反应溶剂和反应条件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使用这些文献提供的制备方法,我们发现其操作繁琐,且收率和纯度均不理想。
在酯化反应中,按照上述文献具体报道的方法,所得产品最高收率仅为85%,并且纯度较差,不易纯化,难以得到固体产物。
我们发现按照上述文献具体报道的方法,由氰乙酸-1-二苯甲基-3-氮杂环丁酯(3)经三步反应制备3-氨基-3-亚氨基丙酸-1-(二苯甲基)-3-氮杂环丁酯乙酸盐(6),反应操作繁琐,且极易产生酯键水解和亚氨键水解的副产物(7)和(8),三步反应的总收率仅为20~30%,产物纯化较难,严重影响终产品的质量,使生产成本大大提高。
副产物(7)和(8)结构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阿折地平关键中间体3-氨基-3-亚氨基丙酸-1-(二苯甲基)-3-氮杂环丁酯乙酸盐的方法。
本发明所述阿折地平中间体3-氨基-3-亚氨基丙酸-1-(二苯甲基)-3-氮杂环丁酯乙酸盐其结构式如下: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其合成路线如下: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酯化反应:1-二苯甲基-3-吖丁啶醇(2)、氰乙酸(1)和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在有机溶剂中于0~80℃反应0.5-11小时,反应完毕冷却,抽滤,滤液碱水洗、水洗,干燥后蒸干溶剂,得氰乙酸-1-二苯甲基-3-氮杂环丁酯(3),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丙酮、二氯甲烷、乙醚、氯仿、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甲苯、正己烷、乙腈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溶剂。这些有机溶剂均为1,3-二环己基脲(DCU)的不良溶剂和产物氰乙酸-1-二苯甲基-3-氮杂环丁酯的良溶剂,所述良溶剂是在0℃时溶质的溶解度大于30g/100mL,不良溶剂是在0℃时溶质的溶解度小于1g/100mL。
优选的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甲苯、乙腈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溶剂。
所述碱水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2)Pinner反应:将中间体(3)、无水乙醇加入到二氯甲烷中,搅拌并冷却至-20~25℃,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0.5~10h,然后反应液在-20~25℃继续密封搅拌1~48h,蒸除溶剂,得3-亚氨基-3-乙氧基丙酸-1-(二苯甲基)-3-氮杂环丁酯盐酸盐(4)。
3)中和反应:将中间体(4)溶于二氯甲烷中,控制-5~25℃滴加有机碱,滴毕,搅拌1-5h,抽滤,滤液蒸除溶剂,得3-亚氨基-3-乙氧基丙酸-1-(二苯甲基)-3-氮杂环丁酯(5)。
其中所述有机碱为NR1R2R3;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中海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中海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10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静电胶布及防静电线缆
- 下一篇:味精工业生产废水闭路循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