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包裹金浸出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9558.9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2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冯婕;韩京增;樊岩;李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乾舜矿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1/00 | 分类号: | C22B11/00;C22B1/02;C22B3/04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包裹 浸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矿的提取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包裹金浸出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包裹金金矿资源储量丰富,随着金矿资源的日渐枯竭,对包裹金金矿的提取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该类矿石中金属硫化物含量高,硅化强,且金的粒度极其微小,多以单层包裹金和双层包裹金的形式为主,包裹金和硫化物单体的解离困难。因此,对于该类矿石中包裹金的提取技术成为冶金界的热点问题。
目前该类矿石的提取,往往采用对矿石先预处理然后浸出的提取方式。国内外通常采用的预处理技术有:焙烧法、加压氧化法、细菌氧化法、化学氧化法等,但该预处理技术均不能使后续包裹金的提取达到较高的分选指标;目前,国内传统的包裹金提取方法全泥氰化浸出、强化预处理-氰化浸出、浮选回收等传统方法的包裹金浸出率为6.8%~34.5%,矿石处理量小、金浸出率普遍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包裹金浸出率的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包裹金浸出率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①筛分破碎:包裹金原矿经颚式破碎机进行粗碎,然后经23-26mm振动筛进行筛分,筛上产品进入圆锥破碎机进行中碎,中碎产品返回23-26mm振动筛,组成闭路,筛下产品进入2-4mm振动筛进行预先分级,预先分级后的筛上产品进入对辊破碎机内进行细碎,细碎产品返回2-4mm振动筛,组成闭路,筛下产品为破碎合格产品;
②焙烧:将破碎合格产品在混匀给料机内混匀后,转入直筒回转窑进行焙烧,并向预热区鼓入富氧空气,鼓风强度为5-6m3/min,预热区温度为600-700℃,焙烧温度为800-900℃,焙烧时间为2-4h,焙烧结束后自然降至室温,得到焙砂;
③细磨:焙砂进入球磨机中,加水制成浓度为50-70%的矿浆,矿浆磨至颗粒尺寸全部达到200目以细,然后进入分级机内,溢流至浓缩池后浓缩至矿浆浓度为30-40%;
④阶段浸出:将浓度为30-40%的矿浆泵送至搅拌浸出槽,向矿浆内按每吨包裹金原矿加入保护碱氧化钙3-5kg和浸出剂氰化钠1.6-2.8kg,进行两段浸出;
⑤分离与提取:浸出结束后,陶瓷过滤机进行过滤,带式压滤机进行压滤,分离后的液体进行金的提取与精炼,得到精炼金。
本发明步骤②中所述的富氧空气为标准大气压下空气与工业氧气按27-28:1的体积比混合而成。
本发明步骤②中所述的预热区温度为650℃,焙烧温度为850℃。
本发明步骤④中所述的两段浸出:一段浸出时间为22-24h,二段浸出时间为14-16h,两段浸出过程均维持pH=11。
本发明的一种提高包裹金浸出率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①筛分破碎:100t金含量为4.87g/t的包裹金原矿经颚式破碎机进行粗碎,然后经25mm振动筛进行筛分,筛上产品进入圆锥破碎机进行中碎,中碎产品返回25mm振动筛,组成闭路,筛下产品进入3mm振动筛进行预先分级,预先分级后的筛上产品进入对辊破碎机内进行细碎,细碎产品返回3mm振动筛,组成闭路,筛下产品为破碎合格产品;
②焙烧:将破碎合格产品在混匀给料机内混匀后,转入直筒回转窑进行焙烧,并向预热区鼓入标准大气压下空气与工业氧气体积比为27.2:1的富氧空气,鼓风强度为5.5m3/min,预热区温度为650℃,焙烧温度为850℃,焙烧时间为3.5h,焙烧结束后自然降至室温,得到99.4t焙砂;
③细磨:焙砂进入球磨机中,加66.3t水制成浓度为60%的矿浆,矿浆磨至颗粒尺寸全部达到200目以细,然后进入高堰式双螺旋分级机内,溢流至浓缩池后浓缩至矿浆浓度为35%;
④阶段浸出:将浓度为35%的矿浆泵送至搅拌浸出槽,加入保护碱氧化钙400kg和浸出剂氰化钠200kg,进行两段浸出,一段浸出时间为23h,二段浸出时间为15h,两段浸出过程均维持pH=11;
⑤分离与提取:浸出结束后,陶瓷过滤机进行过滤,带式压滤机进行压滤,分离后的液体进行金的提取与精炼,得到精炼金406.9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乾舜矿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乾舜矿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95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囊用涂层织物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复合循环高效生物反应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