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的食品添加剂及其制作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7418.8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0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董黎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黎民 |
主分类号: | A23L1/23 | 分类号: | A23L1/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河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添加剂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添加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的食品添加剂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丰富食品生产和促进人体健康都有好处。但是食品添加剂毕竟不是食品的天然成分,如使用不当,或添加剂本身混入一些有害成分,就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致癌问题。如某些人工甜味剂、色素等经动物试验证实有致癌作用。如奶油黄色素可诱发大鼠肝癌,甜味剂甘精和苯脲也能引起动物肿瘤。近年来还发现发色剂亚硝酸钠与肉、鱼等食品中的胺类发生反应,形成有强致癌作用的亚硝基化合物。
2、急、慢性中毒问题。由于制造添加剂时所用原料不纯而污染一些有毒化合物,引起人们的急慢性中毒。如日本的森永奶粉事件就是使用了含过高的添加剂,使奶粉中含砷过高引起1万多名婴儿中毒。作为抗氧化剂的丁基羟基茴香醚可在体内蓄积,对机体可能造成的潜在性危害值得注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食品添加剂及其制作工艺,它不仅可以把鱼和肉的肉质变的更柔软更鲜美,而且无毒无害,有益于身心健康。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组成和重量百分比分别为:麴25%-37%、 盐8%-13% 、水20%-50%。
它的制作工艺为:将水.麴.盐.导入罐中均匀搅拌,温度20℃恒温,每天搅拌;10—14天成熟,成熟后为糊状灌装容器内即可食用。
所述麴是以大米为原材料,经过2个小时洗米,10个小时浸泡,以及2个小时蒸米;冷却至33℃,再移至麴床,铺均匀,撒放种麴,放置12个小时,等12个小时之后,根据麴菌繁殖状态转至制麴机;8个小时后麴温度控制35℃,5—7小时后,麴温度控制到38℃,麴最高温度控制在42℃出麴,最高温度达到后8—12小时后出麴。
本发明所制备的麴是万能的魔法调味剂,即曲霉菌的发酵食品。在日本,是酒类,酱油以及味增的必不可少的原料。将盐和麴混合发酵后可以得到一种衍生物,即盐麴。盐麴通过分解淀粉和蛋白质,不仅能释放出食物的美味和甘甜,并且能够帮助肠道消化。除了作为调味剂代替盐,盐麴还可以帮助人们调理肌理平衡,不论是料理或是制作调味品,都是不二的上选。制作肉类食品时添加适量的盐麴,肉质将更加鲜嫩,也会提升肉类的口感;对于鱼虾等海鲜类产品,盐麴则能很好的去除腥味;料理蔬菜时,盐麴不仅将蔬菜里蕴藏的美味和甘甜释放,更能提亮菜色,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不仅可以把鱼和肉的肉质变的更柔软更鲜美,而且无毒无害,有益于身心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组成和重量百分比分别为:麴25%、 盐12% 、水63%。
它的制作工艺为:将水.麴.盐.导入罐中均匀搅拌,温度20℃恒温,每天搅拌;10—14天成熟,成熟后为糊状灌装容器内即可食用。
所述麴是以大米为原材料,经过2个小时洗米,10个小时浸泡,以及2个小时蒸米;冷却至33℃,再移至麴床,铺均匀,撒放种麴,放置12个小时,等12个小时之后,根据麴菌繁殖状态转至制麴机;8个小时后麴温度控制35℃,5—7小时后,麴温度控制到38℃,麴最高温度控制在42℃出麴,最高温度达到后8—12小时后出麴。
使用方法及用量:
肉类食品:在制作肉类食品时,可以将肉裹上满满一层盐麴,提前一小时或一晚上静置在冰箱冷藏室。这样做出的菜品肉质鲜嫩,色泽鲜艳。
鱼类食品:将鱼的内脏等清除干净后,将鱼的全身里外均匀敷上盐麴,用保鲜膜密封好后放置冰箱冷藏室一晚之后再使用。这样烧制的鱼更加入味,鱼肉也更加鲜美。
腌菜类:以黄瓜为例,将黄瓜去蒂切成薄片后,装入碗中,放入盐麴,让每片黄瓜都和盐麴充分接触,可以用手搅拌,之后静置。10分钟左右,将渗出的水分漏去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黎民,未经董黎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74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蛋壳型”氧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生产喹啉-3-羧酰胺的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