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77294.3 申请日: 2013-03-12
公开(公告)号: CN103169727A 公开(公告)日: 2013-06-26
发明(设计)人: 邓瑞雪;刘普;尹卫平;卢宗元;王怡冉;牛亚琪;柴元武;时清亮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1/7048 分类号: A61K31/7048;A61P39/06
代理公司: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代理人: 罗民健
地址: 471000 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流苏 花总黄 酮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及应用技术,尤其涉及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流苏为木犀科流苏树属植物,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又名花木、萝卜丝花、油根子、牛荆子、四月雪。流苏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杨玉梅,胡江.流苏树的繁殖栽培与园林应用[J].山东林业科技,2005(1):56]。流苏为药食两用植物,《中国经济植物志》中记载,木犀科植物流苏树的芽、叶具有消暑止渴功效,主治中暑。民间有在春天采流苏的嫩叶和花,制作茶饮用的历史,用流苏花制作的茶称为“糯米花茶”,清香爽口,别具一番风味[胡世才. 优良饮料植物-流苏树及其枝叶泡制法[J].林业科技开发,1991,3:16;房绍坤,杜庆志,郑冬. 流苏树的繁育与应用[J].国土绿化,2005,9:45-46]。流苏“糯米花茶”根据史籍记载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陆羽在《茶经》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野者上,园者次”。“糯米花茶”天然生长,内含对人体健康有益物丰富,维生素、氨基酸、儿茶多酚、咖啡碱、茶丹宁含量均较高,饮用此茶可消积食、清内火、杀菌治痢、顺气通络、消暑利尿、去腻降压、消除疲劳、减肥护肤。茶渣可治胃病和小儿腹泻,具有药用价值。流苏花作为一种珍贵的民间茶原料正因其特殊的风味及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研究中明确了流苏花中含有较多的黄酮类化合物,并证明这些物质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但仅仅提取并测定了其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提取的纯度不高,对于如何测定其中具体所含物质及组成比例并不明确,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衰老和抗氧化作用的效果如何也不明确;且在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中使用较多的成本较高的有毒溶剂,不仅不利于工业化生产而且对人体的健康有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成分明确的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使制备方法经济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提取得到的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产品纯度高,具体的物质组成比例明确,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效果明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乙醇溶液提取:

将流苏花药材干燥、粉碎,加入质量浓度为60-80%乙醇浸泡后,加热回流提取3-5小时,过滤得到滤液和残渣,再将残渣以质量浓度为60~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3-5小时,合并滤液,将滤液减压蒸发浓缩得浸膏;

(2)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分离:

将得到的浸膏用质量浓度为10-30%乙醇溶解,过滤,将滤液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充分吸附,装柱,依次用体积浓度为10%、20%、30%、40%、50%、60%、80%和95%的乙醇-水体系洗脱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乙醇体积浓度为50-60%乙醇-水洗脱馏分,减压浓缩至浸膏状物,将浸膏在50-60℃下真空减压干燥,即得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粗品;

 (3)硅胶柱色谱分离:

将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粗品采用硅胶柱色谱上样分离,依次以CHCl3:CH3OH体积比为1: 9,1: 7,1: 5,1: 3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芦丁作为对照,用紫外光谱测定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收集含有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大于60%的馏分段;

(4)凝胶柱色谱分离:

将硅胶柱色谱分离后的样品采用凝胶柱色谱分离,采用CHCl3:CH3OH体积比为2: 1等度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干燥;

(5)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

将凝胶柱色谱分离后的样品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收集洗出液,减压浓缩,干燥得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色谱条件为色谱柱ODS-A,20×250mm,流动相为CH3OH:H2O,体积比为7:3;

(6)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最后将纯化后的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色谱条件为:

色谱仪: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

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4.6×250 mm,5 μm,

流动相:甲醇-乙腈-0.4%冰醋酸,体积比为30: 10: 60,

流速:1.0 mL/min,

柱温:25℃,

检测波长:350 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72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