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7294.3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9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邓瑞雪;刘普;尹卫平;卢宗元;王怡冉;牛亚琪;柴元武;时清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048 | 分类号: | A61K31/7048;A61P39/06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苏 花总黄 酮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乙醇溶液提取:
将流苏花药材干燥、粉碎,加入质量浓度为60-80%乙醇浸泡后,加热回流提取3-5小时,过滤得到滤液和残渣,再将残渣以质量浓度为60~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3-5小时,合并滤液,将滤液减压蒸发浓缩得浸膏;
(2)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分离:
将得到的浸膏用质量浓度为10-30%乙醇溶解,过滤,将滤液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充分吸附,装柱,依次用体积浓度为10%、20%、30%、40%、50%、60%、80%和95%的乙醇-水体系洗脱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乙醇体积浓度为50-60%乙醇-水洗脱馏分,减压浓缩至浸膏状物,将浸膏在50-60℃下真空减压干燥,即得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粗品;
(3)硅胶柱色谱分离:
将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粗品采用硅胶柱色谱上样分离,依次以CHCl3:CH3OH体积比为1: 9,1: 7,1: 5,1: 3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芦丁作为对照,用紫外光谱测定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收集含有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大于60%的馏分段;
(4)凝胶柱色谱分离:
将硅胶柱色谱分离后的样品采用凝胶柱色谱分离,采用CHCl3:CH3OH体积比为2: 1等度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干燥;
(5)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
将凝胶柱色谱分离后的样品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收集洗出液,减压浓缩,干燥得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色谱条件为色谱柱ODS-A,20×250mm,流动相为CH3OH:H2O,体积比为7:3;
(6)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最后将纯化后的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色谱条件为:
色谱仪: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
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4.6×250 mm,5 μm,
流动相:甲醇-乙腈-0.4%冰醋酸,体积比为30: 10: 60,
流速:1.0 mL/min,
柱温:25℃,
检测波长:350 n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乙醇浸泡的时间为8-12小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第1次加热回流时,乙醇的添加量为流苏花药材质量的10-12倍,第2次和第3次加热回流时,乙醇的添加量是流苏花药材质量的8-10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大孔吸附树脂为D101或AB-8型大孔吸附树脂。
5.由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的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由槲皮素-3-甲氧基-7-O-α-L-阿拉伯(1-6)-β-D-葡萄糖苷、北美圣草素-7-O-β-D-葡萄糖苷、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5种黄酮化合物组成,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5-8%、8-12%、3-6%、30-50%和20-30%。
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活性,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抗脂质体过氧化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729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