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变速器的缸体构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1347.0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2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牧正幸;河岛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65/14 | 分类号: | F16D65/14;B21D35/00;F16D125/04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72003 | 代理人: | 董雅会,郭晓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变速器 缸体 构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自动变速器的制动机构中使用的缸体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等具有用于将变速齿轮机构所具有的多个旋转体切换成旋转或停止状态的制动机构(参照专利文献1)。
制动机构具有多个摩擦板、按压摩擦板的圆环状的活塞、以使活塞能够滑动的方式容置活塞的缸体构件。制动机构构成为:通过向缸体构件的内侧供给自动变速器的润滑油,利用产生的油压使活塞滑动,按压摩擦板,来产生制动力。
如图15A、15B所示,缸体构件9具有圆环状的底面部91、形成从底面部的内周缘立起设置的圆筒状的内周壁部92、形成从底面部91的外周缘立起设置的圆筒状的外周壁部93。外周壁部93具有用于向缸体构件9的内侧供给润滑油的贯穿孔931、从前端部朝向外周侧立起设置的定位爪部932、通过扩大前端部的内径而形成的外周侧导入部933。
如图16A、16B所示,通过在使外周壁部93的前端部向外周侧弯曲形成凸缘部930之后,留下成形有定位爪部932的部位,切掉凸缘部930,来形成定位爪部932及外周侧导入部933。由此,所成形的外周侧导入部933的形状由连接凸缘部930和外周壁部93的弯曲部构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263号公报
然而,上述的缸体构件9有以下的问题。
为了制造上述的缸体构件9,除了成形底面部91、外周壁部93及内周壁部92的各部分以外,为了形成定位爪部932及外周侧导入部933,还需要形成及切掉凸缘部930。因此,制造缸体构件9的工序数量变大。
如上所述,在需要多个工序数量来制造上述的缸体构件9的情况下,使用连续模压力机(progressive-die press)、多工位压力机(transfer press)等的具有多个工序的大型的压力机(press machine)。由于这些大型的压力机价格昂贵,所以要制造缸体构件9,需要花费很大的设备投资。
另外,在切掉凸缘部930时,有时外周壁部93会发生变形,导致外周壁部93的径向精度恶化。以往,为了确保外周壁部93的径向精度,在切掉凸缘部930之后,还对外周壁部93的形状进行修正,进一步增大工序数量。由此,会导致设备投资的进一步增加和导致生产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背景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工序数量及实现压力机的小型化并且径向精度高的自动变速器的缸体构件以及制造该缸体构件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的缸体构件,其特征在于,通过冲压加工成形,具有呈圆环状的底面部、从该底面部的内周缘立起设置的圆筒状的内周壁部、从所述底面部的外周缘立起设置的圆筒状的外周壁部,所述内周壁部具有外径尺寸恒定的内周侧恒定部,并且在所述内周壁部的前端侧具有外径尺寸比该内周侧恒定部的外径尺寸小的内周侧导入部,所述外周壁部具有内径尺寸恒定的外周侧恒定部,并且在所述外周壁部的前端侧具有内径尺寸比该外周侧恒定部的内径尺寸大的外周侧导入部,在所述外周侧恒定部上设置有连通内周侧和外周侧的贯穿孔,在所述外周侧导入部的至少周向上的一处设置有朝向外周侧突出的定位爪部,所述外周侧导入部具有扩径直管部和变径部,所述扩径直管部的内径尺寸比所述外周侧恒定部的内径尺寸大且恒定,所述变径部平滑地连接该扩径直管部和所述外周侧恒定部(第一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艾达株式会社,未经爱信艾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13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天花灯
- 下一篇:具有可变长度的压缩机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