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鞍乘型车辆的锁定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70472.X | 申请日: | 2013-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3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 发明(设计)人: | 林敬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J1/12 | 分类号: | B62J1/12;B62J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鞍乘型 车辆 锁定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鞍乘型车辆的座椅的开闭机构上锁的鞍乘型车辆的锁定机构。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具备用于对座椅的开闭机构上锁的锁定机构的鞍乘型车辆。在现有的这种鞍乘型车辆中,将锁定机构的锁芯固定于车体架,将锁芯的操作部配置于车体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67141号公报
可是,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锁定机构中,由于将锁芯固定于车体架,因此需要使锁芯固定用的金属撑条等从车体架伸出。因此,导致重量增加。
另外,由于锁芯的配置位置依赖于车体架,因此,难以将锁芯配置在操作性良好的位置。
另一方面,也可能将锁芯固定于车体罩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车体罩的刚性提高至能够可靠地保持包括锁芯及其操作载荷的程度。因此,在该锁定机构的情况下,导致车体罩的重量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述这样的鞍乘型车辆的锁定机构:不需要将锁芯固定于车体架,并且不依赖于车体架的配置位置,能够将锁芯配置在操作性良好的位置,并且,能够避免车体罩的重量增加。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为鞍乘型车辆的锁定机构,所述鞍乘型车辆具备:车体罩,其覆盖车体;后部侧罩,其覆盖车体的后部的至少侧方;后挡泥板,其设置成覆盖后轮的上方和后方;以及锁芯,其配置于所述车体罩,用于对座椅进行上锁,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锁芯以其长度方向沿着车宽方向的朝向固定于所述后部侧罩,所述锁芯的锁芯主体部从所述后部侧罩向内侧伸出,所述后挡泥板具备锁芯抵接部,所述锁芯主体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锁芯抵接部抵接。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锁芯主体部的长度方向内侧的上部与所述锁芯抵接部抵接。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后挡泥板在所述锁芯抵接部的上方具备与车体架固定的固定部。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锁芯主体部沿长度方向具备圆筒部和锥形部,所述锁芯抵接部具备与所述圆筒部抵接的圆筒抵接部以及与所述锥形部抵接的锥形抵接部。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后挡泥板在后部固定有后部照明器,并且所述后挡泥板具备前部敞开的箱状部,所述箱状部在其前部以前方敞开的状态具备所述锁芯抵接部。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后部侧罩具备:锁芯开口,其供所述锁芯贯穿插入;和肋壁,其形成于所述锁芯开口的背侧周围,所述肋壁引导用于固定所述锁芯的卡定部件。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后挡泥板在所述锁芯抵接部的周围具备向所述后部侧罩侧伸出的后挡泥板侧肋壁。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锁芯的锁芯主体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后挡泥板所具备的锁芯抵接部抵接。因此,能够将施加给锁芯的操作载荷传递至后挡泥板侧,从而由后挡泥板侧支承操作载荷。由此,无需将锁芯固定于车体架,不依赖于车体架的配置位置,能够将锁芯配置在操作性良好的位置。并且,能够避免车体罩的重量增加。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作为作用于钥匙的把手侧的朝下的操作力的反作用而作用于钥匙的末端侧的朝上的力的作用区域、即锁芯主体部的长度方向内侧的上部,与锁芯抵接部抵接。因此,能够由后挡泥板的锁芯抵接部有效地承受以相对于后部侧罩的固定位置为基准施加给锁芯的操作载荷。由此,能够使锁芯抵接部的结构简化,并能够实现后挡泥板的轻量化。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后挡泥板在锁芯抵接部的上方具备与车体架固定的固定部。因此,能够将由锁芯施加给后挡泥板的锁芯抵接部的操作载荷传递至车体架。由此,能够在降低后挡泥板自身的强度和刚性的同时可靠地保持锁芯。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锁芯主体部和锁芯抵接部沿长度方向具备互相抵接的圆筒部和圆筒抵接部、以及锥形部和锥形抵接部。由此,也能够将在锁芯的长度方向施加的操作载荷传递至后挡泥板的锁芯抵接部,从而由后挡泥板侧支承操作载荷。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后挡泥板的为了固定后部照明器而提高了刚性的箱状部,在箱状部的前部具备锁芯抵接部。因此,能够将锁芯抵接部配置在后挡泥板中的刚性较高的部位。由此,能够实现后挡泥板的轻量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04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