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车辆用转向架及铁路车辆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0380.1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1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凤艳;杨永勤;徐应明;陈经纬;李得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06 | 分类号: | B61F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车辆 转向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车辆设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铁路车辆用转向架及铁路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车辆高速化的发展,人们对车辆的运行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国的高速铁路发展迅速,对车辆的运行品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现有的铁路车辆在车辆的悬挂系统中设置有减振装置,但由于采用的是被动的减振方式,因此,铁路车辆的乘坐舒适度和安全性不佳,运行品质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车辆用转向架及铁路车辆,以提高铁路车辆的乘坐舒适度和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车辆用转向架,包括:
轮对,所述轮对的两端设置有轴箱;
构架,与所述轴箱连接,所述构架与轴箱之间竖向设置有磁流变可调刚度螺旋弹簧。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车辆,包括车体和本发明所提供的铁路车辆用转向架,所述车体的底部与所述转向架连接。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的铁路车辆用转向架,在构架与轴箱之间竖向设置有磁流变可调刚度螺旋弹簧,由于磁流变可调刚度螺旋弹簧可实时自动变刚度和变阻尼,因此,磁流变可调刚度螺旋弹簧可根据实际路况主动地进行调整,从而可有效地吸收轮轨接触造成的高频振动,为铁路车辆提供更合理的支撑力,使铁路车辆在通过弯道时平稳的现实合理倾摆,提高了铁路车辆的乘坐舒适度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铁路车辆用转向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枕梁用虚线表示。
附图标记:
101:轮对; 102:轴箱;
103:构架; 104:磁流变可调刚度螺旋弹簧;
105:枕梁; 106:磁流变液压橡胶弹簧;
107:垂向磁流变减振器; 108:抗蛇形磁流变减振器;
109:横向磁流变减振器; 110:抗侧滚扭杆;
111:橡胶节点。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铁路车辆用转向架,包括:轮对101,所述轮对101的两端设置有轴箱102;构架103,与所述轴箱102连接,所述构架103与轴箱102之间竖向设置有磁流变可调刚度螺旋弹簧104。
本实施例中,构架103与轴箱102之间竖向设置有磁流变可调刚度螺旋弹簧104,由于磁流变可调刚度螺旋弹簧104可实时自动变刚度和变阻尼,因此,磁流变可调刚度螺旋弹簧104可根据实际路况主动地进行调整,从而可有效地吸收轮轨接触造成的高频振动,为铁路车辆提供更合理的支撑力,使铁路车辆在通过弯道时平稳的现实合理倾摆,提高了铁路车辆的乘坐舒适度和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磁流变可调刚度螺旋弹簧104可包括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簧丝可包括由不导磁的高分子弹性材料制成的空心管,在空心管内封装有磁流变液或磁流变脂,螺旋弹簧的中部设有电磁铁及线圈,螺旋弹簧的外径大于电磁铁及线圈的外径并留有一定的间隙,电磁铁及线圈与实时刚度调节系统连接,空心管以及内封的磁流变液或磁流变脂与磁流变液调节系统连接,实时刚度调节系统和磁流变液调节系统分别连接有振动传感器和高度传感器。当磁流变液调节系统接收振动传感器和高度传感器发送的信号后,磁流变液调节系统内的控制单元模块改变磁流变液或磁流变脂的压力,按机械响应时间在较大范围内调整螺旋弹簧的刚度和高度;实时刚度调节系统接收振动传感器和高度传感器发送的信号后,实时刚度调节系统中的控制单元模块通过控制电磁铁及线圈中电流的大小,实时地改变电磁铁及线圈的电磁场强度,从而改变磁流变液或磁流变脂的磁流变特性,对螺旋弹簧的刚度和高度进行微调。当然也可采用其他结构的磁流变可调刚度螺旋弹簧104,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构架103上连接有枕梁105,所述构架103与枕梁105之间竖向设置有磁流变液压橡胶弹簧106。由于磁流变液压橡胶弹簧106可实时自动变高度、变刚度、变阻尼,因此可根据实际路况为铁路车辆提供更有效的减振、缓冲和更合理的支撑力,进一步的提高了铁路车辆的乘坐舒适度和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03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