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芩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9439.5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2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兵;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20/06 | 分类号: | C08F220/06;C08F222/14;C08F2/54;C08J9/26;B01J20/26;B01J20/28;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李济群 |
地址: | 30016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芩 分子 印迹 聚合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具体为一种黄岑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芩素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也是黄芩的另一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的苷元,具有显著的抗菌、抗炎及抗变态活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黄芩素能诱导感染HIV的细胞发生凋亡,可抑制人体癌细胞特别是肝癌细胞的生长,对氢过氧化物可能引起的肝中毒具有保护作用,有望开发成为一种治疗爱滋病、癌症等世界性疑难病症的有效药物。由于黄芩属植物的种类繁多、成分各异,为了研究有效成分的药用功能,许多学者分析了黄芩属植物中的化学成分,研究了有效成分的组成和结构。因此,制备较高纯度的黄芩素产品,研究其组成、结构与药效的关系,对于充分发挥传统中药优势,改进中药制剂形式,促进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专利CN101143910报道了一种红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模板分子、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和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按照摩尔比为1∶2~8∶20溶解到致孔剂中,致孔剂为甲醇和乙腈的混合液,二者的比例为1∶1~2,加入偶氮二异丁腈后;60℃引发聚合,反应时间为24~48小时,反应结束后,将产物磨碎,过筛,得到粒径在38μm左右的粒子,将粒子用甲醇醋酸溶液反复洗涤数次除去模板后,真空干燥,得到红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该方法制得的聚合物可应用于环境中或食品中红霉素残留检测及痕量红霉素的富集和基质的清除,在实际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中国专利CN1718593公开了一种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将0.5-5.0份的模板分子溶于20-200份氯仿中,然后加入一种或二至六种单体混合物0.5-50.0份,以及12.5-75份的交联剂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双酯(EDMA), 通入氮气,于冰浴中,真空状态下置于辐射场内完成单体辐射和本体聚合;辐射源是60Coγ-射线,以距辐射中心的距离调节辐射强度。在不同辐照强度下聚合1-10小时,辐照总剂量为0.7-7.0kGy,可得棒型刚性聚合物。该制备方法简单可靠,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较强的分子识别特性,用于外消旋体的手性拆分能力要优于常规方法制备的MIP,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中国专利CN101787123A揭示了一种用于金属离子检测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其印迹和洗脱对象均为金属络合物离子,聚合物的印迹几何尺寸、结合点位与金属络合物离子特异性吻合,在石英微天平和表面等离子共振装置的金属薄膜表面原位合成聚合物,再将所述金属络合物离子洗脱,对需要检测的金属离子络合化后用分子印迹聚合物选择性吸附,检测金属离子的种类及含量。该方法通过对金属离子络合化处理,使金属离子体积的细微变化大幅度放大,利用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几何结构的记忆性能,实现高选择性吸附,从而有效提高了金属离子检测的选择性。同时,由于金属离子络合后引起的质量增大和几何尺寸放大,进一步提高了金属离子检测的灵敏度及抗干扰能力。
金属配位作用在生物体系中有着重要作用,许多药物以金属配合物的形式在人体中起到药效。这归功于金属配位作用自身的优点,即金属配位键强于氢键和范德华力,并且金属配位键在水、醇体系中比较稳定,所形成的金属配合物空间构型更具特殊性。
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射线具有以下特点:(1)任何形状的聚合物与单体都可使用,可以完成化学法难以进行的反应。(2)射线能量高,穿透能力强,反应可以深入到物质内部。(3)操作简单易行,反应时间短,稳定性高。(4)不需交联剂和引发剂,不需要进行后处理,工艺简单。电子加速器高能电子束利用带电粒子对材料进行辐射聚合,具有无二次污染,能够连续化生产加工等优点,为分子印迹技术进一步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黄芩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可为黄芩素的分离、富集提供一种补充手段,也可为分子印迹技术和生物识别过程及机理的进一步理解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黄岑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采用辐射聚合和分子印迹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金属配位黄岑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分子印迹技术方面一改过去传统的本体聚合方法,时间节省,工艺简化,同时也为黄岑素的分离、富集提供一种补充手段;所得分子印迹聚合物对黄岑素的吸附效果明显,表现出其较高的特异识别性能。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黄岑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采用以下工艺:
1).辐射聚合前期准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94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