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操作分离离合器的装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7019.3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1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O·默泽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8/02 | 分类号: | F16D48/02;F16D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苏娟 |
地址: | 德国腓特***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操作 分离 离合器 装置 方法 计算机 程序 | ||
本发明涉及用于操作分离离合器的装置、方法。实施例涉及了用于操作在混合驱动装置的第一驱动设备(110)和第二驱动设备(120)之间布置的、借助于液压操作部件(220;310)可操作的分离离合器(115),用于将第一驱动设备(110)与后续的动力传动系联接或断开联接,借助于在所述操作部件(220;310)和用于变速箱(130)的液压介质供给设备之间布置的压力转换器(230)使变速箱液压压力级(p1)与用于操作分离离合器(115)所需的分离离合器液压压力级(p2)相匹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用于操作在混合驱动装置的第一驱动设备和第二驱动设备之间布置的分离离合器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特别是能够被应用于带有混合驱动装置的机动车。
背景技术
混合驱动装置指的是具有多于一个驱动设备或动力源的机动车驱动装置。因此,通常第一驱动设备是内燃机,例如汽油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而第二驱动设备通常由电机或电动机构成。混合驱动装置按照不同的混合度可以分成所谓的微型、轻型、中型和完全混合驱动装置。这里,完全混合驱动装置使只有电动机作为动力源的行驶成为可能。虽然在后续的说明书范围中特别针对完全混合驱动装置进行探讨,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不仅限于完全混合驱动装置。
根据两个驱动设备的布置和机械连接的不同,可以分成串联的混合系统和并联的混合系统。在串联的混合系统中,内燃机的总功率通过发动机转换成电能,所以机动车的驱动仅仅通过由发动机供给的电动机来实现。与此相对地,目前的带有完全混合驱动装置的客车应用了所谓的并联的混合系统。在此,内燃机和电动机共同驱动车轴的驱动装置或车轮。电动机从电池中提取电能,当电机在行驶过程中作为发动机来运行时,电池通过电动机或电机自己充电。
对此,图1通过示意图示出了完全混合驱动机动车的通常的动力传动系100的构造。
图示的并联的混合驱动装置100具有串连在一起布置的内燃机 (V-Maschine)110,实施为发动机起动发电机的电机(E-Maschine) 120以及在输出侧与车轴的驱动装置相连接的变速箱130。在内燃机 110和电机120之间布置有分离离合器(K0)115,利用该分离离合器能够使内燃机110与后续的动力传动系分离,并由此转换到单纯的电动牵引状态。动力传动系100进一步包括起动离合器125,该起动离合器联接在电机120和变速箱130的变速箱输入轴126之间。起动离合器125可以将电机120的轴121与变速箱输入轴126相联接,从而使变速箱输入轴126与电机120间接地通过起动离合器125 联接在一起。在此,“联接”的概念指的是在电机120和变速箱输入轴126之间的传递扭矩的联接。
分离离合器(K0)115由内燃机110经由离合器输入轴111来驱动。分离离合器115在输出侧与电机轴121相连接。内燃机110的起动可以通过独立的皮带起动器或通常的起动装置来实现。然而,内燃机110也可以通过分离离合器(K0)115的闭合或接上而被加速。任何情况下分离离合器115最晚在内燃机110达到电机转速时完全闭合。从这个时间点起,内燃机110与后续的动力传动系紧密地联接在一起,从而能够提供用于牵引机动车的扭矩。
分离离合器115的操作从背景技术中已知有多种不同的方案。其中之一,分离离合器115例如通过分离杆进行操作,其中,通过电动或液压操作的推杆可以在分离杆上施加力。可替代地,分离离合器115的操作可以考虑通过集成的电磁致动器来实现。这种致动器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没有进一步地阐述。此外,分离离合器115的操作公知地通过所谓的同心蓄能缸(同心从动缸,CSC)或中心分离杆来实现,其中,用于操作分离离合器115的操作力通过在同心蓄能缸中产生的液压压力形成来实现。同心蓄能缸将分离杆和蓄能缸整合成一个单元。与通常的机械-液压系统相比,同心蓄能缸在设计、构造、保养和操作方面提供了明显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未经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70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住宅自动化管理设施的配置方法
- 下一篇:催化剂后的动态调度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