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星载SAR的全方位观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5357.3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7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兵;李景文;李春升;王岩;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赵文利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ar 全方位 观测 方法 | ||
1.一种星载SAR的全方位观测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根据观测区域纬度范围,输入轨道高度,改变轨道倾角参数,直至卫星平台的星下点覆盖观测区域所在的纬度范围;
步骤二、根据轨道参数和天线能力,设计雷达四次过顶时的开关机时间和天线波控规律,在每次雷达开机工作,并调整天线波束指向,发射线性调频信号,并接收回波信号,如此反复,直至雷达关机停止工作;
步骤三:分别将四次雷达开机的存储的回波信号分别进行成像处理,采用后向投影算法完成单次观测图像的聚焦处理,再利用多源融合的方法完成四次观测图像的信息融合处理,得到方位向360度观测的雷达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星载SAR的全方位观测方法,步骤一具体包括:
(1)输入观测区域的纬度范围Lat_min~Lat_max,单位为度),Lat_min和Lat_max满足下式:
-60<Lat_min<Lat_max<60 (1)
其中:Lat_min表示观测区域纬度的最小值,Lat_max表示观测区域纬度的最大值,Lat_min和Lat_max的单位为度,当Lat_min和Lat_max满足公式(1),表明目标观测区域纬度范围在南纬60度至北纬60度之间;
(2)获取卫星高度H、偏心率e、升角点赤经θ、近地点俯角Λ、设定轨道倾角初值I和补偿ΔI,然后分别仿真各个轨道倾角对应生成星下点轨迹,直至星下点轨迹覆盖待观测区域的纬度范围,记录此时的轨道倾角Iopt,轨道倾角的范围在30度至60度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星载SAR的全方位观测方法,所述(2)中,仿真各个轨道倾角对应生成星下点轨迹的方法为:设定轨道倾角初值I和补偿ΔI,其中I≥30,ΔI为小于30的正数,分别仿真轨道倾角等于I+n*ΔI对应生成星下点轨迹,其中n为从1开始的正整数,且I+n*ΔI≤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星载SAR的全方位观测方法,步骤二具体包括:
<1>输入待观测目标的中心点P经度Lon和纬度Lat;
<2>仿真N天的星下点轨迹,N为不大于10的正整数,得到星下点轨迹图;
<3>在星下点轨迹图中,选择观测区域目标中心点P所在的菱形或近似菱形区域,其四个顶点为P1、P2、P3和P4,卫星经过四个顶点对应八个时刻,按照时刻先后顺序分别记录四条菱形边对应的观测起始和终止时刻,分别记为Tstart1,Tstop1,TStart2,Tstop2,TStart3,Tstop3,TStart4,Tstop4;其中,Tstart1、Tstop1分别为卫星经过P1顶点的观测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TStart2、Tstop2分别为卫星经过P2顶点的观测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TStart3、Tstop3分别为卫星经过P3顶点的观测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TStart4,Tstop4分别为卫星经过P4顶点的观测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
<4>在TStart1时刻,雷达调整天线波束指向,使其瞄准观测目标中心,雷达开机工作,发射雷达信号,并接收雷达回波信号,再调整天线指向,使其瞄准观测中心,发射雷达信号并接收回波信号,如此重复直至到达Tstop1时刻,将接收到的雷达回波信号存储为数据D1;
<5>重复步骤<4>的操作,分别在Tstart2至Tstop2时间内,始终调整波束指向至目标中心点,发射雷达信号并接收回波信号,记为数据D2;分别在Tstart3至Tstop3时间内,始终调整波束指向至目标中心点,发射雷达信号并接收回波信号,记为数据D3;分别在Tstart4至Tstop4时间内,始终调整波束指向至目标中心点,发射雷达信号并接收回波信号,记为数据D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星载SAR的全方位观测方法,步骤三具体包括:
①对雷达回波数据D1,根据Tstart1至Tstop1时间内卫星的轨迹,采用后向投影算法进行成像处理,得到SAR图像Image1;
②对雷达回波数据D2,根据Tstart2至Tstop2时间内卫星的轨迹,采用后向投影算法进行成像处理,得到SAR图像Image2;
③对雷达回波数据D3,根据Tstart3至Tstop3时间内卫星的轨迹,采用后向投影算法进行成像处理,得到SAR图像Image3;
④对雷达回波数据D4,根据Tstart4至Tstop4时间内卫星的轨迹,采用后向投影算法进行成像处理,得到SAR图像Image4;
⑤根据应用需要,采用多源融合方法,对Image1、Image2、Image3和Image4进行数据融合,得到方位向360度观测的雷达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535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