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罐罐烩面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3644.0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2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程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长青 |
主分类号: | A23L1/16 | 分类号: | A23L1/16;A23L1/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750 河南省焦***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罐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烩面,特别是一种罐罐烩面。
背景技术:
烩面是源于河南的地方风味面食。在制作烩面时,首先将面粉加盐水和成面团,再制作成片状生面胚子,然后人工扯拉成长条,再用手撕成面条,经煮制并加入调制好的高汤、菜蔬后食用。现在餐饮界及现代家庭制作烩面全凭经验,加入量都是估计的,要调到最佳风味不容易,而且味道也不稳定,因此制作烩面是一个复杂繁琐的加工过程。因为烩面的熟制时间短,有些调味香料散发不出来香味,造成调味香料的浪费,制作好的烩面,吃起来汤汁没有好味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罐罐烩面的制作方法,根据烹饪制作理论中调味品与调味品、原料与原料、调味品与原料之间味相生相克,有的调味品需放而没有放,有的不需要放而放,将调味香料、调味油进行前期加工制作;这样能使制作的罐罐烩面制作操作方便快捷,调料用量少,使复杂的制作过程变为简单,制作的罐罐烩面充分的散发出香味,肉软嫩鲜香、汤汁味美不腻可口。
本发明罐罐烩面的主要制作技术方案:
(1)、制作好烩面胚;(2)、熬制高汤;(3)、择捡、切制好所需的海带丝、豆腐皮、青菜、木耳、粉条、枸杞、小枣等所需菜蔬、干菜等菜蔬辅料;(4)、将所需的调味油分别进行前期熟制加工;(5)、将所需的调味香料分别进行组合加工;(6)、烹饪烩面的时候,按照操作工艺流程规定的方法要求:1、制作加工烩面时,在小锅内加入海带丝、豆腐皮、青菜、木耳、粉条、枸杞、小枣等所需菜蔬、干菜,加入高汤,放入调味油、调味香料后煮沸;2、先把一份烩面片扯开成薄片放进锅,等烩面片煮熟了的面条,全部捞出盛进碗里;3、加上几块酱香好的肉、一个鹌鹑蛋,即成为一碗色、香、味、形俱佳的烩面。
本发明的罐罐烩面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实施步骤:
1、制作烩面胚:
(1)、将面粉25—50kg、水20—40kg、精盐0.4—0.8kg、食用碱0.05—0.2kg通过机器或手工搅拌成面团;
(2)、将面团再分割为100g的小面块,揉搓小面块成长条状面胚;
(3)、放置饧面5—10分钟,用擀面杖擀压成8—12厘米宽的长方形烩面胚。
(4)、将烩面胚表面用刷子刷上一层食用油,烩面胚一层层重叠摆好用保鲜膜盖好密封,制作好了烩面胚,备用
2、高汤熬制:猪棒骨4—8kg、鸡架5—10kg、用水60—100kg,放入高汤锅内,加满水大火熬制2—4个小时后,备用。
(1)、将猪棒骨、鸡架用冷水泡制2—5小时,泡制期间可以换水1—3次。
(2)、将泡好的猪棒骨、鸡架清洗干净放入高汤锅,熬制。
3、烩面的配菜准备:制作加工烩面前,将海带丝、豆腐皮、青菜、木耳、粉条、牛肉、鹌鹑蛋等所需菜蔬、肉、干菜需要泡制、卤制、择捡、切丝后,按需按量备用。
4、调味油的制作:生鸡油18—35kg、生牛油13—25kg、白酒1—0.5kg、熬油香辛料1—1.5kg、葱1—2kg、姜1—2kg、蒜1—2kg混合熬制加工后得到调味油15—32 kg。
(1)、将生鸡油、生牛油切片放在锅内,加入白酒,慢慢熬制,等生鸡油片、生牛油片熬出油,油渣变黄就可以捞出来;
(2)、将葱切成段,姜、蒜切成片,辣椒剪成三段;
(3)、熬油香辛料的组合:熬油香辛料的组成及重量百分比范围是:八角2—18%、花椒5—15%、辣椒8—15%、草果2—8%、桂皮1—8%、丁香1—3%、小茴香5—15%、肉扣1—5%、白芷1—5%、白胡椒1—5%、良姜1—5%、陈皮1—5%、香叶1—5%、毕波1—5%、砂仁1—5%、三奈1—5% 。选用纯正无杂质香辛料后,须进行炒制干燥处理,将香辛料粉碎至30—80目细度,根据口味、类别、要求进行数字化科学调配组合成一系列的熬油香辛料。
(4)、熬油香辛料放入炼好的油中搅拌熬制,等到葱段变黄后,捞出葱、姜、蒜、香辛料后,小火再熬制十分钟就熬好了。
(5)、调味油可以根据口味、类别、要求分装成不同口味、不同量的包装,注明使用方法。
5、调味香料的配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长青,未经程长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36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