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蔗糖脂肪酸酯的提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3491.X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7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韦盛孙;李荫展;覃仲尧;赵海南;叶丽;谭恒;朱泳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高通食品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3/06 | 分类号: | C07H13/06;C07H1/06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韦微 |
地址: | 5451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蔗糖 脂肪酸 提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蔗糖脂肪酸酯的提纯方法。
背景技术
蔗糖脂肪酸酯又名蔗糖酯(简称SE),系以蔗糖为原料,与C9~C22脂肪酸在适当体系内进行酯化反应而生成的酯,它对水和油有良好的乳化作用,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能在宽范围内进行调节。作为一种优良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日化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合成蔗糖酯的工业化方法大多是采用酯交换法,酯交换法分为溶剂法和无溶剂法,这两种方法生产得到的蔗糖酯产品含有较多的其他物质,如未反应的游离糖、皂体、脂肪酸、脂肪酸甲酯或催化剂等杂质,产品的纯度不高。专利号CN 200510006011.1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蔗糖脂肪酸酯的提纯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酯交换法生产得到的蔗糖酯粗品的提纯,但是经该方法纯化后得到的蔗糖酯产品,总酯含量最高仅为94%,总酯含量还是较低,不能满足用户对产品纯度的更高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产品中总酯含量达到98%以上,提高了产品的纯度的蔗糖脂肪酸酯的提纯方法,该方法简化了生产工艺,更利于工业化生产。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蔗糖脂肪酸酯的提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蔗糖酯粗品溶解在能与水分离的有机溶剂中,得到蔗糖酯粗品溶液;
(2)蔗糖酯粗品溶液在30℃-110℃搅拌下滴加溶有碱土金属盐和/或碱土金属氧化物的质量百分浓度3%-20%的盐类水溶液,在30℃-110℃搅拌反应20-30min,使蔗糖酯粗品溶液中的脂肪酸及其皂类物质生成不溶于该有机溶剂的固体物脂肪酸碱土金属盐;所述的碱土金属盐的用量为蔗糖酯粗品质量的3-7%,碱土金属氧化物的用量为蔗糖酯粗品质量的1-2%,所述的盐类水溶液的加入量为蔗糖酯粗品质量20%-50%;
(3)除去生成的固体物脂肪酸碱土金属盐;
(4)在30℃-110℃向除去固体物脂肪酸碱土金属盐的溶液中加入质量百分浓度3%-20%的盐水,在30℃-110℃搅拌萃取10-20min,静置分离下层水层,取上清液;所述的盐水用量为蔗糖酯粗品质量的0.5-2倍;
(5)上清液在搅拌下冷却使温度降低20-70℃后达到结晶温度0℃-40℃,得到蔗糖酯结晶物以沉淀的形式析出;
(6)除去液体取固体物质,干燥后得到蔗糖酯产品。
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是乙酸乙酯、甲醇、乙醇、甲苯、丁酮、正丁醇、氯仿或正己烷。
步骤(2)中所述的碱土金属盐是氯化钙或/和氯化镁或/和氯化钡;所述的碱土金属氧化物是氧化钙或/和氧化镁或/和氧化钡;所述的盐类水溶液中的盐类物质是氯化钠、氯化钾、硫酸钠或硫酸钾。
步骤(4)中所述的盐水是氯化钠水溶液、氯化钾水溶液、硫酸钠水溶液或硫酸钾水溶液。
步骤(3)中所述除去生成的固体物脂肪酸碱土金属盐是采用离心、沉淀或过滤的方法;步骤(6)中所述除去液体是采用离心、沉淀或过滤的方法。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步骤(2)中所述加入的盐类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5-10%;步骤(4)中所述加入的盐水的质量百分浓度为5-10%。
步骤(1)中所述加入的有机溶剂的量为蔗糖酯粗品质量的2-7倍。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新的工艺过程,在脂肪酸被酸化分解之前即行除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酸化后脂肪酸去除不彻底造成的酸值容易偏高的问题。
2、本发明引入了冷却结晶的工艺过程,去除了未反应原料如脂肪酸甲酯等在产品中的残留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含量等级。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产品中总酯含量达到98%以上,提高了产品的纯度。
3、本发明还简化了生产工艺,更利于工业化生产。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之一种蔗糖脂肪酸酯的提纯方法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1-4中采用的蔗糖酯粗品是由无溶剂酯交换法合成的蔗糖酯工业化产品A,其粗品的组分如下:
组分 含量(%)
蔗糖酯 55.1
未反应游离糖 21
皂体 1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高通食品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柳州高通食品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34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酒瓶输送辅助变道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高插瓶针送料效率及校正方向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