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酰亚胺结构的芳香二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2243.3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5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艺;孙华伟;许家瑞;刘四委;池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37/40 | 分类号: | C07C237/40;C07C233/80;C07C231/12;C09K11/06;C08G69/00;C08G73/10;C08G73/14;C08G7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周端仪 |
地址: | 5102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亚胺 结构 芳香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含酰亚胺结构的芳香二胺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A)、式(B)所示:
其中Ar1、Ar2和Ar3为氢、卤族取代基、碳原子数为1~12的烷基,羧酸根、羟基、氰基、甲氧基、酯基、硝基或芳香取代基团,且Ar1和Ar2可相同或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酰亚胺结构的芳香二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芳香取代基优选自下列结构式中的任意一种: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含酰亚胺结构的芳香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含硝基结构的酰亚胺化合物的合成;
(2)将步骤(1)所得的含硝基结构的酰亚胺化合物还原为含氨基结构的酰亚胺化合物;
(3)将步骤(2)所得的含氨基结构的酰亚胺化合物通过与卤代硝基苯的反应,得到含二硝基的酰亚胺化合物;
(4)将步骤(3)所得的含二硝基的酰亚胺化合物还原为如式(A)所示结构的含酰亚胺结构的二胺化合物。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含酰亚胺结构的芳香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含酰亚胺结构的二卤代化合物的合成;
(2)将步骤(1)所得的含酰亚胺结构二卤代化合物与对氨基苯硼酸通过Suzuki反应获得如式(B)所示结构的含酰胺结构的二胺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酰亚胺结构的芳香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含硝基结构的酰亚胺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其中Ar1、Ar2为氢、卤族取代基、碳原子数为1~12的烷基,羧酸根、羟基、氰基、甲氧基、酯基、硝基或芳香取代基团,且Ar1和Ar2可相同或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酰亚胺结构的芳香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含二硝基的酰亚胺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酰亚胺结构的芳香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含酰亚胺结构的二卤代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其中X是氯,溴或碘;Ar3为氢、卤族取代基、碳原子数为1~12的烷基,羧酸根、羟基、氰基、甲氧基、酯基、硝基或芳香取代基团,且Ar1和Ar2可相同或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含酰亚胺结构的芳香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芳香取代基选自下列结构式中的任意一种:
9.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含酰亚胺结构的芳香二胺化合物作为光电材料的应用。
10.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含酰亚胺结构的芳香二胺化合物作为单体应用于合成聚酰胺、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或聚酯酰亚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22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压缩空气的气液混合喷嘴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圆锯切割机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