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计碱基替换或插入缺失的SNP分子标记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2218.5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6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军;杨子博;李立群;吴青霞;杨林;邵慧;冉从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何自刚 |
地址: | 7121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计 碱基 替换 插入 缺失 snp 分子 标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SNP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计碱基替换或插入缺失的SNP分子标记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技术,属于新一代的标记技术。常用来表示不同生物个体在同一等位基因处个别碱基的差异,常常出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有碱基替换、碱基的插入缺失。目前,SNP是所发现的生物中存在最广泛的变异类型,即使在不同生物个体中序列差异不大的基因中也存在一定数量的SNP位点,因此是植物遗传研究中理想的分子标记。作为新兴的分子标记,SNP有如下优点:数量多分布广,SNP比微卫星标记密度更高,是等位基因间序列差异最为普遍的类型;SNP具有二态性特点,其不再以DNA序列长度的不同来检测多态性,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基因的检测;在启动子区的SNP可能对基因的表达造成影响,而在编码序列的SNP可能会影响到所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是目前遗传研究的热点。
目前,检测SNP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如下几种: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在已有的DNA数据库中搜索SNP,这种方法比较直接、快捷;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通过个别碱基的变化影响DNA的构象的原理来检测SNP,操作简单、经济、适用面广。但影响因素较多,如电泳温度、凝胶浓度均可影响其灵敏性,所以稳定性不高;酶切法,基因中个别碱基的变化,可造成原来基因中部分酶切位置的变化,通过特异酶切割所扩增的序列,产生大小不一的切割片段,再利用简单的检测手段来可达到区分该位点的目的。酶切检测法方便、准确,但只能分析酶切位点处的SNP,而不能检测酶切位点以外的SNP,所以有一定局限性;杂交法,如DNA芯片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检测速度,但价格较昂贵;测序法,对不同个体等位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分析,检测序列中的碱基变异。该法直观、准确,但工作量大,价格昂贵;PCR法,利用引物序列3′端的SNP不能与模板有效结合,导致PCR扩增结果的不一,通过特定的手段检测PCR结果来达到确定SNP位点的目的。PCR法方便快捷但受较多其它因子的干扰,重复性较差。利用SNP标记,人们已成功标记了一些抗病、抗逆和优质基因(Buren etal.2000;Brooks et al.2006;Mondini et al.2012)。
从以上方法可以看出,目前常用的方法存在稳定性不高、有一定局限性、价格较昂贵、重复性差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碱基替换或插入缺失的SNP分子标记的方法,在获得基因序列后,针对该基因的变异开发相应的功能标记,对研究基因的功能并有效利用该基因提供坚实的基础。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设计碱基替换或插入缺失的SNP分子标记的方法,该方法将所发现的SNP位点设计在引物3′位置;该方法通过两次PCR,再通过技术检测PCR结果,确定出个体SNP位点的基因型。
进一步,该方法引物设计方法为:
两个个体相同的基因处有一个T碱基和C碱基的替换,由Allele1特异位点T设计特异引物P1,同样由Allele2特异位点C设计特异引物P2;两对引物在Genotype1中扩增时,P1引物能够正常扩增出PCR产物,P2引物不能正常扩增而没有PCR产物,确定该基因的基因型为TT;用相同的方法扩增可以确定Genotype2基因型为CC;若两者都能得到扩增产物,可确定Genotype3基因型为TC,从而分析出SNP位点。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针对由于平常所用的TaqDNA聚合酶要进行正常扩增,其5′可以不需要与模板完全匹配,而其3′要求完全配对。针对这个特性,可以特异地将所发现的SNP位点设计在引物3′位置;针对突变型的基因设计的引物与野生型的基因会形成3′端错配,导致不能正常扩增;同样以野生基因设计的引物与突变型基因的3′端产生错配,也同样在突变型个体基因组中不能正常扩增。本发明通过两次PCR,再通过特定技术检测PCR结果,可以方便地知道该个体SNP位点的基因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等位基因特异PCR技术原理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S-PCR引物设计;黑体表示加入的错配碱基;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S-PCR引物组合筛选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部分F2后代基因分型结果;泳道1-20为F2代第300-319个单株的基因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22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