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及应用其的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8552.3 | 申请日: | 2013-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2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申力伟;孙坤峰;贺志杰;李松;许明;邹云生;卢曦;沈利民;张涛;王超;孙晓哲;孟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B62D2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后部 车架 总成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及应用其的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在汽车后部被碰撞时,能够吸收碰撞能量,有效地降低了驾驶室位移量和加速度值,同时降低了碰撞对车内人员的伤害程度。
现有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如图1所示,包括:后防撞梁11、两个后纵梁12。两个后纵梁12并排与后防撞梁11同侧固定连接;两个后纵梁12之间固设有薄板结构的备胎罩13;在备胎罩13与后防撞梁11之间设有后围板14,且后围板14竖直固定放置并与备胎罩13相接触;两个后纵梁12之间设有固定支架15,用于固定支撑油箱16,且受汽车后部整体空间的限制,油箱16靠近备胎罩13。当后碰发生时,汽车的后防撞梁11被碰撞,后防撞梁11首先吸收部分能量并变形,之后能量传递给两个后纵梁12,同时,后防撞梁11变形挤压后围板14使能量也传递给备胎罩13,以使两个后纵梁12和备胎罩13变形再吸收部分能量,以降低碰撞对车内人员的伤害程度。
在上述汽车后部车架总成中,由于受汽车后部整体空间的限制,油箱靠近备胎罩,使油箱与备胎罩之间的间距较小,当后碰发生时,备胎罩受碰撞能量变形,易对油箱造成损坏,使油箱泄露,从而降低了汽车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及应用其的汽车,解决了现有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在后碰发生时,其中油箱易损坏、泄露导致汽车安全性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包括两个后纵梁、备胎罩及油箱,还包括补强装置,所述补强装置固定在所述备胎罩上;所述油箱固定支撑在所述补强装置上;所述补强装置还用于将所述备胎罩划分为补强区及弱化区;所述补强区对应于所述补强装置所占区域及所述补强装置朝向所述后纵梁的延伸区域;所述弱化区位于所述补强区周边。
优选地,所述后纵梁上设有开槽。
为了使后纵梁充分吸收碰撞能量,所述开槽为多个。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槽的机构与位置有多种,其中一种为:所述开槽位于所述后纵梁的垂直于延伸方向的上端,且沿垂直于地面向上方向上为V型结构;所述开槽的位置对应所述备胎罩的弱化区。
为了更好地传递碰撞能量,所述汽车后部车架总成还包括一根后横梁,所述后横梁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后纵梁之间,且位于所述弱化区远离所述补强装置的一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补强装置有多种,其中一种为:所述补强装置为相互平行的两个补强梁,所述两个补强梁与所述后纵梁平行,且所述补强梁与所述后纵梁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所述两个补强梁分别与邻近的所述后纵梁之间的距离相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使用了上述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及应用其的汽车中,由于设有补强装置,且补强装置固定在备胎罩上,使备胎罩存在补强区及弱化区,由于补强区对应于补强装置所占区域及补强装置朝向后纵梁的延伸区域,使补强区强度较大,相对弱化区强度小,油箱固定支撑在补强装置上,油箱位置对应于补强区,由于受汽车后部整体空间的限制,油箱靠近备胎罩,使油箱与备胎罩之间的间距较小,在后碰发生时,补强区强度大变形微小,从而避免了补强区变形对油箱的损坏,使备胎罩的弱化区变形吸收能量,有效地保护了油箱,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现有技术中汽车后部车架总成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简化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两个后纵梁21、备胎罩22及油箱23,还包括补强装置24,补强装置24固定在备胎罩22上;油箱23固定支撑在补强装置24上;其中,补强装置24还用于将备胎罩22划分为补强区221及弱化区222;补强区221对应于补强装置24所占区域及补强装置24朝向后纵梁21的延伸区域;弱化区222位于补强区221周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85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气体中液体组分加注器
- 下一篇:立式搅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