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园的保护性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7035.4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1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雷宝坤;朱红业;王应学;刘德和;潘艳华;殷丽琼;续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康珉 |
地址: | 650205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园 保护性 栽培 方法 | ||
1.一种茶园的保护性栽培方法,包括于5月在茶园实施作物秸秆死覆盖、作物活覆盖或作物秸秆死覆盖与作物活覆盖结合的覆盖,实施覆盖之前按如下方式施底肥:铲除茶园杂草,在茶树行中间开沟施底肥后覆土,所述的底肥由农家肥22.5-30吨/ha、农业用硫酸钾150kg/ha、普通过磷酸钙750kg/ha和尿素225kg/ha混合而成;实施覆盖的次年5月,在距离茶树一侧根部5cm~7cm处,穴施尿素1次,尿素的施用量为150kg/ha;所述的农业用硫酸钾中K20含量≥50%,普通过磷酸钙中P2O5含量≥12%;尿素中N含量≥46%,所述的百分数为质量分数。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茶园的保护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物秸秆死覆盖是施底肥后在茶树行间的土壤表面全覆盖作物秸秆,作物秸秆的长度为4cm~5cm,作物秸秆的用量为4500~6000kg/ha。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茶园的保护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物活覆盖是选用平托花生、大豆或花生作为活覆盖作物,于施底肥后,在茶树行间进行活覆盖作物扦插或播种;平托花生采用剪蔓插条扦插,每条插条长18㎝~22㎝,3㎝~5㎝入土,株距为10㎝,行距为20㎝,在距离茶树根茎40㎝~42㎝的茶树行间扦插;花生或大豆活覆盖是在茶树行中间点播一行花生或大豆,大豆种子用量为23kg/ha,花生种子用量为24kg/ha,花生或大豆的株距均为30㎝。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茶园的保护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物秸秆死覆盖与作物活覆盖结合的覆盖是于施底肥后,在茶树行中间穴播一行大豆或花生,大豆种子用量为23kg/ha,花生种子用量为24kg/ha,每穴播种3~4粒,穴距30cm,播后覆土2~3㎝,每公顷茶园保苗22.5万株,然后在茶树行间的土壤表面全覆盖作物秸秆,作物秸秆的用量为5000kg/ha。
5.根据权利要求书2或4所述的茶园的保护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物秸秆为稻草或玉米秸秆。
6.根据权利要求书3所述的茶园的保护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活覆盖作物收获后,其作物残茬直接覆盖在茶树行间的土壤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703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门分装台防侧翻保护装置
- 下一篇:可照明名片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