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锁闩操作系统与指导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56624.0 | 申请日: | 2013-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1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 发明(设计)人: | R.J.兰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65/12 | 分类号: | E05B65/12;E05B65/19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崔幼平;杨楷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操作系统 指导 方法 | ||
1.一种用于授权用户进入具有后盖的车辆中的侧门的方法,包括:
为所述侧门提供侧门锁闩;
为所述后盖提供由钥匙操作的锁筒能够操作的后盖锁闩;
提供无线密钥装置以便传输指示用户被授权以解闩所述侧门锁闩的第一无线电信号和指示用户被授权以解闩所述后盖锁闩的第二无线电信号;
监测所述后盖锁闩以确定所述后盖锁闩是否已经被解闩;
以及,如果所述后盖锁闩已经被解闩而没有所述第二无线电信号的传输,则推算出所述钥匙被使用并且所述用户因此一定被授权进入所述车辆;以及允许所述用户通过所述侧门进入而没有所述第一无线电信号的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由所述后盖锁闩的位置能够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开关执行对所述后盖锁闩的监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开关感测所述后盖锁闩的叉栓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侧门锁闩具有侧门锁闩电致动器,并且所述侧门具有用户致动的开关,所述用户致动的开关激励所述侧门锁闩电致动器以解闩所述侧门锁闩并且允许打开所述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侧门具有可活动的门把手,监测所述门把手的位置,并且如果所述用户已经提升所述门把手,则激励所述电致动器以解闩所述门锁闩并且允许打开所述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侧门锁闩具有电致动器,并且激励所述电致动器以解闩所述门锁闩并且允许所述门快速打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推算使用了所述钥匙时,还推算所述密钥装置是不起作用的并且执行通知所述用户修理所述密钥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供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监测所述第一无线电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电信号以及所述后盖锁闩的位置,并且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侧门锁闩的侧门锁闩致动器以及所述后盖锁闩的后盖锁闩致动器的致动。
9.一种用于授权用户进入具有后盖的车辆中的侧门的方法,包括:
为所述侧门提供侧门锁闩,所述侧门锁闩具有能够激励以解闩所述侧门锁闩的侧门电致动器;
为所述侧门提供用户操作的开关;
为所述后盖提供后盖锁闩,所述后盖锁闩通过由适当咬啮的钥匙能够操作的钥匙操作的锁筒或通过后盖电致动器的激励来解闩,所述后盖锁闩具有通过解闩所述后盖锁闩能够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开关;
提供无线密钥装置以便传输指示用户被授权以解闩所述侧门锁闩的第一无线电信号和指示所述用户被授权以解闩所述后盖锁闩的第二无线电信号;
监测所述第一无线电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电信号的传输;
监测所述后盖锁闩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开关以确定所述后盖锁闩是否已经被解闩;
监测所述把手开关的状态;
以及,如果所述后盖锁闩已经被解闩而没有所述第二无线电信号的传输,则推算所述钥匙被使用并且因此所述用户一定被授权;以及在操作所述侧门上的所述用户操作的开关后,激励所述侧门锁闩的所述电致动器以允许用户通过所述侧门进入。
10.一种用于授权用户进入具有后盖的车辆中的侧门的方法,包括:
为所述侧门提供侧门锁闩,所述侧门锁闩具有能够激励以解闩所述侧门锁闩的侧门电致动器;
为后盖提供后盖锁闩,所述后盖锁闩通过由适当咬啮的钥匙能够操作的钥匙操作的锁筒或通过后盖电致动器的激励来解闩;
提供无线密钥装置以便传输指示用户被授权以解闩所述侧门锁闩的第一无线电信号和指示所述用户被授权以解闩所述后盖锁闩的第二无线电信号;
提供控制模块以便:
监测所述第一无线电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电信号的传输,
用于启用对所述侧门电致动器和所述后盖锁闩的激励,
以及用于监测所述后盖锁闩上的一个或多个开关以确定所述后盖锁闩是否已经被解闩;
以及,如果所述控制模块确定所述后盖锁闩已经被解闩而所述控制模块没有启用对所述后盖锁闩的激励,则推算所述钥匙被使用并且因此所述用户一定被授权;以及启用对所述侧门锁闩的所述电致动器的激励以允许通过所述侧门进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662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