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表面处理工艺中的中和/钝化剂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6342.0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8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郭仰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仰南 |
主分类号: | C23C22/60 | 分类号: | C23C22/6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旭泰 |
地址: | 110103 辽宁省沈阳市苏***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表面 处理 工艺 中的 中和 钝化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金属表面处理工艺中的中和/钝化剂。
技术背景
中和剂属于表面工程领域中黑色金属表面防腐蚀处理部分的一个工序产品,具体是针对以盐酸为主体的除锈剂,清洗掉金属表面氧化皮和锈蚀后,需要对残留在金属表面的除锈剂进行再处理的一个工序产品,俗称“中和剂”。经中和工序后,再进行系列的钝化、表调、磷化等处理,最后达到符合进行泳漆、喷涂或电镀等长效防腐处理的标准。
现有的中和剂基本都是氢氧化钠、碳酸钠类的强碱性成分。虽然酸碱中和形成水,但往往忽略了还有盐的产生,特别是无机酸与碱强烈反应后,盐的去向问题。由于忽视了上述情况,长效防腐后的漆面、喷塑面、电镀面经常会出现局部起泡或脱落,脱落处还伴有锈蚀现象;而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和这一工序环节出现了问题,即除锈剂残留与中和剂反应激烈生成的盐,形成痂,附着在金属表面上不能去除。即便没有痂面产生,碱成分在中和掉酸成分后,全部形成了碱的覆盖膜,并且不易被清洗去除,为后续工序留下不洁净的金属表面。
“用同样质量分数(4%)的碱液,对碳酸钠的残夜需要冲洗四次,而氢氧化钠需要冲洗8-9次,才能冲洗干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清洗技术》145页),可见在中和工序上使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弊端。由于中和工序质量的不确定性,这给接下来的钝化工序埋下隐患。所谓钝化就是通过化学反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种保护膜,保护被处理的金属表面,在短时间内不再被腐蚀(96小时),如果中和的效果不尽如意,那么后续的钝化则一定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与除锈剂残液反应彻底且不会在金属表面结痂,并兼具很好钝化效果的中和/钝化剂。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按质量百分比是由以下成分组成:
元明粉 55~65%
焦磷酸钠 20~30%
氢氧化钠 5~15%
碳酸钠 1~5%
硼砂 0.5~1.5%
偏硅酸钠 0.5~1.5%
磷酸 0.5~1.5%
十二烷基硫酸钠 0.1~0.3%。
其中,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磷酸(浓度为83%磷酸)配合形成了磷酸盐,它既有酸根,又显碱性,在与金属表面上的残留的除锈剂成分反应时平和、迅速。由于所有磷酸盐中度碱性,且在金属表面不会形成结痂,因此,用水冲洗即可去除彻底。
焦磷酸钠是无机螯合剂的一种,水溶液显碱性,对钙、镁的碱土金属离子有很强的螯合能力,能与金属离子通过配伍键牢牢结合在一起,在水中形成稳定不易被解离的物质,使本发明的中和/钝化剂与金属表面的除锈剂反应后,没有残留的物质与金属表面粘合。
元明粉PH值呈中性,具有非常好的吸湿性和流动性,保证了组分整体的干燥性和流动性,不易潮解或结块,溶于水中后,还能起到分离和吸附金属表面盐类的作用。
偏硅酸钠的作用有三个:①对金属表面残留的除锈剂有中和作用;②可清洗金属表面残存微量的油污;③金属表面处理风干后,会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其厚度目测及触摸均觉察不出,但却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
硼砂其性能和偏硅酸钠有相似之处,它和偏硅酸钠同组,有去除残酸、清洗和抗氧化的功能。
十二烷基硫酸钠俗称K12,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其主要作用是发泡和清洗,在本发明的组分中起辅助作用。
本发明中和/钝化剂的制造方法是:(1)先将磷酸装入壁热式反应釜中,启动搅拌装置,30转/分钟(搅拌装置在接下来的步骤中的转数始终为30转/分钟,不起沫,不飞溅)。
(2)接下来再将碳酸钠(粉状)缓缓倒入壁热式反应釜内的磷酸中搅拌,3分钟后碳酸钠与磷酸反应生成晶体磷酸盐,继续搅拌。
(3)接下来将氢氧化钠(片状)缓缓倒入壁热式反应釜内,与步骤(2)中晶体磷酸盐混合,继续搅拌。3分钟后,氢氧化钠与磷酸盐形成新的晶体,继续搅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仰南,未经郭仰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63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过滤毡封闭胶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新型电动三轮车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