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酸酯阻燃剂的合成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055947.8 | 申请日: | 2013-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4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市吉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F9/6574 | 分类号: | C07F9/657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 地址: | 132115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酯 阻燃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酸酯阻燃剂的合成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960年Verdade合成了1-氧基磷杂-4-羟甲基-2,6,7-三氧杂双辛烷(即双环笼状磷酸酯,PEPA),其结构如下:
美国专利US4454064发明了产率较高的制备双环笼状磷酸酯(PEPA)的方法。PEPA的分子结构为刚性笼状结构,热稳定性好,分子内兼有酸源和炭源。由PEPA衍生了多种用于热固性和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的阻燃剂。
美国专利US3883478发明了用于聚酯纤维的阻燃剂(PEPA)烷氧基磷酸酯,结构式为
美国专利US5536863发明了阻燃剂PEPA环新戊亚磷酸酯和PEPA环新戊二醇磷酸酯,结构如下:
李欣、欧育湘、张蕴宏(李欣、欧育湘、张蕴宏:三(1-氧代-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4-亚甲基磷酸酯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热性能,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年第4期23卷、695~699页)合成了三(PEPA)磷酸酯(Trimer),结构式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的合成制造Trimer的方法。本发明是在美专利US4464064的基础上,在PEPA合成结束后,不分离和纯化产物,而直接向反应体系中投入第二步反应物料三氯氧磷,继续反应制得Trimer。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与李欣等提供的方法区别在于:本发明以季戊四醇和三氯氧磷为起始原料,在一个反应器内完成Trimer的合成,而不分离和提纯中间产物PEPA。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提供了一种磷酸酯阻燃剂的合成方法,该阻燃剂分子式为C15H24016P4,结构式是:
包括如下步骤:
(1)将季戊四醇溶于溶剂中,并惰性气氛下,在20-105℃温度下滴加等摩尔量的三氯氧磷,反应至无明显氯化氢气体排出;
(2)继续滴加季戊四醇1/3摩尔量的三氯氧磷,并反应至无明显氯化氢气体排出为止;
(3)然后进行过滤、洗涤、重结晶、干燥,得到上述阻燃剂。
其中,所述的溶剂为二氧六环、四氢呋喃、二氯乙烷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的季戊四醇、三氯氧磷的摩尔质量比为3:4。
优选的是,滤液经蒸馏回收溶剂循环反复使用。
优选的是,在第(1)反应步骤后,将反应体系降温至常温,然后加入适量的催化剂。
其中,所述催化剂为DMAP。
更具体地说,合成反应采用如下工艺步骤:
1、向装有回流冷凝器并有通入氮气保护气的搅拌容器内,投入适量溶剂和季戊四醇;
2、如美专利US4464064所述的方法,滴加所投入季戊四醇等摩尔量的三氯氧磷;
3、滴加完成后,在继续向反应器加热和继续通入干燥氮气条件下,进行回流反应,直至无明显氯化氢气体排出,此过程约12小时;
4、继续在回流状态下,滴加所投入季戊四醇1/3摩尔量的三氯氧磷,控制此过程的滴加速度,约6~8小时滴加结束。
5、保持回流状态,直至无明显氯化氢气体排出,此过程约12小时,反应结束;
6、产物后处理:将反应结束后的物料过滤除去溶剂,水洗至无氯离子,然后烘干即得本发明的目标产物Trimer。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合成反应可选择如下反应溶剂:二氧六环、四氢呋喃、乙腈中的一种,优选二氧六环为溶剂;
优选的是,在第一反应步骤后,需将反应体系降温至常温,然后加入适量的酰化催化剂,如DMAP等,然后升温回流,继续进行后面的反应。
实施例1
向带有搅拌、温度计、回流冷凝管和干燥氮气流保护的三口烧瓶中加入275ml二氧六环和54.4g(0.4mol)季戊四醇。升温至95℃,加入30.6g三氯氧磷,此时可见回流冷凝管有液体回流。尔后缓慢滴加30.6g三氯氧磷,3小时滴完。回流12小时。
继续滴加含有20.4g三氯氧磷的二氧六环(100ml)溶液,6小时滴完。滴加完成后,回流状态下保持12小时,此时氮气流中已无明显氯化氢气体。
降温过滤所得物料,水洗滤饼,烘干,得白色粉末状固体产物(Trimer)25.2g,熔点>300℃,计算收率为32.3%。
实施例2
前如实例1,在此省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市吉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吉林市吉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59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