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距可调的单人车及轮距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4999.3 | 申请日: | 201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3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高艳俊;李修宇;魏宪波;李功赋;马芳武;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5/00 | 分类号: | B60B2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距 可调 单人 调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人车,尤其涉及轮距可调的单人车及轮距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型的单人车将逐步取代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而成为人们在市内代步的重要交通工具。单人车由于车体窄、轮距小,因此稳定性相对较差,虽然单人车速度不高且不能在高等级公路上行驶,但在大角度转向时也容易发生侧翻事故,尤其是在车速相对较快的时候则更容易造成人身伤害。如果在车速相对较快的时候适当增加轮距,则可大大提高单人车的温度性,减少侧翻事故的发生,减少人身伤害。公开日为2012年7月11日,公开号为CN102555714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汽车悬架下摆臂上的轮距可调装置,包括下摆臂主体和与下摆臂主体一端相连的球头总成,在下摆臂主体与球头总成之间设有能使球头总成靠近或远离下摆臂主体且能与下摆臂主体锁紧的调节机构。它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下摆臂主体与球头总成刚性连接,不能实现调节轮距的问题。该装置的调节固定片可以在连接端上作横向滑动,在调整到所需的距离后,通过一个或多个定位孔配合紧固件使调节固定片固定在下摆主体上,从而实现轮距调节的目的,该装置可在不更换副车架和悬架左右下摆臂总成的基础上调节前轮距,节约新车型的开发周期,节约模具开发成本。但该装置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只能对轮距进行微量调节,对改善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影响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单人车由于轮距小而容易导致在转向时发生侧翻、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轮距可调的单人车及轮距调整方法。
本发明的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而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轮距可调的单人车,所述单人车的后轮为双层轮毂结构,包括内轮毂及外轮毂,所述内轮毂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内花键,外轮毂的内圆周面上设有与内花键适配的外花键,轮胎设置在外轮毂的外圆周面上,所述外轮毂通过花键与内轮毂可滑动套接,内轮毂的中心与驱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驱动轴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机构,所述的驱动轴为中空结构,驱动轴内靠近内轮毂的一端设有可以相对于驱动轴滑动的伸缩轴,伸缩轴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与外轮毂固定连接,驱动轴内远离内轮毂的一端设有联接轴,联接轴内设有油道,联接轴靠近内轮毂的一端与伸缩轴的自由端之间设有液压腔,液压腔通过油道与车载液压轮距控制机构连接,内轮毂与外轮毂的轮辐面之间设有若干拉簧。本发明的单人车后轮为双层轮毂结构,包括内轮毂及外轮毂,外轮毂通过花键与内轮毂可滑动套接,内轮毂的中心与驱动轴固定连接,驱动轴为中空结构,驱动轴内设有可以相对于驱动轴滑动的伸缩轴,伸缩轴的一端与外轮毂固定连接,伸缩轴的另一端与车载液压轮距控制机构连接;当车速较高需要增加轮距以提高单人车的稳定性时,车载液压轮距控制机构通过液压装置将车子两侧的伸缩轴及外轮毂向外顶出,从而使轮距增加,大大提高了单人车的稳定性,由于轮胎设置在外轮毂的外圆周面上,而内外轮毂之间通过花键连接,内轮毂上的驱动力可以通过花键传递到外轮毂的轮胎上;当车速较低或道路较窄或停车入库需要减小轮距以缩小单人车的宽度时,只需将液压腔泄压,内外轮毂上轮辐面之间设置的拉簧会将外轮毂拉回到与内轮毂靠近的初始位置,从而使轮距与车体适配,以便于通过较窄的道路或入库收藏。
作为优选,液压轮距控制机构包括油箱、液压泵及泄流阀,液压泵通过一单向阀连接所述的油道,油道通过泄流阀、回油管连接油箱。当需要增加轮距时,液压泵通过单向阀、油道向液压腔泵入油液,将轮胎向外顶出;当需要减少轮距时,只需打开泄流阀,液压腔内的油液通过泄流阀、回油管回流油箱,液压腔内的压力消失或减小,内外轮毂上轮辐面之间设置的拉簧会将外轮毂拉回,从而实现轮距调节。
作为优选,驱动轴通过轴承或轴套与底盘联接,驱动轴靠近内轮毂的一端设有刹车盘。本发明的驱动轴可以通过轴承或轴套与单人车的底盘联接,刹车机构上的刹车盘可以设置在驱动轴上,刹车机构上的卡钳等可以设置在靠近刹车盘的底盘等固定结构上,由于刹车机构设置在内轮毂内侧,因此外轮毂向外移动不会影响刹车系统的正常工作。
作为优选,内轮毂的轮辐面上设有通孔,通孔上远离外轮毂轮辐面的一侧设有筒状拉簧罩,拉簧的一端固定在筒状拉簧罩的底部,另一端与外轮毂的轮辐面固定。由于拉簧具有一定的原始长度,拉簧罩的设置可以将呈收缩状态的拉簧收藏到拉簧罩内,从而使内外轮毂可以更加靠近,增加轮距的可调节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49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念珠菌感染及其所引起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法兰式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