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4984.7 | 申请日: | 201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6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郑大福;苏志铭;曾源标;杨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禾邦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25/02 | 分类号: | H01Q25/02;H01Q1/36;H01Q1/38;H01Q1/12;H01Q1/50;H01Q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李静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结构,尤指一种高增益天线结构。
背景技术
卫星广播(Satellite Radio)技术是继调幅、调频广播之后的第三代广播,其可通过较佳的频谱使用效率,解决长期以来广播电台频道取得困难的问题,同时如CD般的音质及附加的数据服务诸项功能,也能满足人们对于广播媒体多元化的需求。因此,卫星广播有取代类比广播的趋势。
卫星广播系统所使用的相关技术(如调制、编码)与传统的调幅、调频广播系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传统的调幅、调频广播解调器(收音机)无法适用于卫星广播系统。换句话说,使用者需购买一卫星广播解调器(或接收器),始可收听数字广播节目。然而,对于车用多媒体系统而言,由于车用多媒体系统整合于车壳、内装内,造成使用者无法通过更换卫星广播解调器的方式,在车上收听卫星广播节目。因此,为了相容于现有的车用调频广播解调器,已知技术已发展出一种车用卫星广播接收器,其不仅具有卫星广播解调器的功能,同时具有调频发射器的功能,用来将卫星广播的内容以调频信号的形式发射至车用调频广播解调器,使得车上乘客可通过车用音响聆听卫星广播的内容。
在传统数字卫星广播天线的设计上,先前大多以陶瓷基板平板圆极化天线设计,或是采用交叉线性Dipole天线,经由Wilkinson电路结合的设计,在此类传统的设计中,天线场形都朝天顶,以-3dB主波瓣衰减來看,大多在低仰角特性时便不能达到数字卫星广播天线的规格,这对数字卫星广播天线来说不是期望产生的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高增益天线结构,其可有效提升高仰角增益值与低仰角增益值,以利卫星广播信号的接收。
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增益天线结构,其包括:一基板单元、一第一天线单元及一第二天线单元。所述基板单元包括一电路基板。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上方的低仰角天线及至少一同时贯穿所述低仰角天线及所述电路基板的第一馈入接脚,其中所述低仰角天线具有一贯穿开口。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包括一通过所述贯穿开口以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的顶端上的高仰角天线及至少一同时贯穿所述高仰角天线及所述电路基板的第二馈入接脚,其中所述高仰角天线被所述贯穿开口所裸露。
本发明另外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增益天线结构,其包括:一基板单元、一第一天线单元及一第二天线单元。所述基板单元包括一电路基板。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上方的低仰角天线及至少一同时贯穿所述低仰角天线及所述电路基板的第一馈入接脚。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包括一设置在所述低仰角天线的顶端上的高仰角天线及至少一同时贯穿所述高仰角天线、所述低仰角天线及所述电路基板的第二馈入接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高增益天线结构是采用两个天线设计,其分别针对高仰角与低仰角来激发高增益值特性,以产生较高增益与较宽的主波瓣,使得高仰角与低仰角都能够接收到极佳的信号值,并且分别采双馈入设计机制,使第一天线单元与第二天线单元分别产生左旋圆极化与右旋圆极化特性,并于高仰角天线上方加上一天线耦合金属件,以提升高仰角增益值,低仰角部分则设计成与接地(ground)有一设定高度,以提升低仰角增益值。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者。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高增益天线结构的上视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高增益天线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1C为图1B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高增益天线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高增益天线结构的上视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高增益天线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3C为图3B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高增益天线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天线结构 Z
基板单元 1
电路基板 10
第一天线单元 2
低仰角天线 20
贯穿开口 200
第一绝缘基板 20A
第一电极层 20B
第一接地层 20C
第一馈入接脚 21
第一凸出部 21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禾邦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佳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禾邦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49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