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位寄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4321.5 | 申请日: | 200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8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蔡宗廷;赖明升;江明峰;刘柏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C19/28 | 分类号: | G11C19/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位寄存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移位寄存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多级的移位寄存器,并且每相邻二级共用一下拉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具有一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液晶显示面板是由液晶单元与其关连对应的像素所组成。而这些像素的配置排列则是以矩阵的方式,其具有水平与垂直排列的信号线(data lines)与栅线(gate lines)。液晶显示面板是通过驱动电路来驱动,其中驱动电路包含栅驱动器与信号驱动器。栅驱动器将产生多个连续栅信号(扫描信号),并作用于栅线上,以一列一列地方式连续启动像素。信号驱动器则产生多个源信号(数据信号),例如,连续地对图像信号进行取样,并同时适用于信号线,且与栅信号相关,其中栅信号作用于栅线以调整液晶显示面板上的液晶单元的状态,故将得以控制透光度,从而显示画面于液晶显示器上。
因此,于这样的驱动电路中,移位寄存器是用于栅驱动器,以产生多个栅信号,进而连续驱动栅线。欲降低制造成本,目前于移位寄存器与栅驱动器的整合上,已有一些成果来达成的。例如,将移位寄存器与栅驱动器整合制造于液晶显示面板的玻璃基材上,换言的,即通过使用非晶硅(a-Si)薄膜晶体管(TFTs),且/或低温多晶硅(LTPS)薄膜晶体管,来达成栅极驱动芯片整合于液晶面板(GOA)的配置。
一般而言,移位寄存器具有多级,而其设计是使于实施过程中,部分薄膜晶体管将启动一段时间,以达到放电目的。另外,通常也提供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时序信号,至此种移位寄存器上,以自一级的输入信号平移其对应的输出信号,其中此输入信号为前级的输出信号。因此将产生多个连续移位输出信号。当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时序信号具有相同的高频时,将会于实施操作过程中,频繁地启动移位寄存器上的部分薄膜晶体管。然而,若电压连续或频繁地实施于,由非晶硅(a-Si)或低温多晶硅(LTPS)材质所组成的薄膜晶体管上,于一段时间后,薄膜晶体管的特性将因其应力作用而产生退化,进而导致薄膜晶体管无法正常运作,使降低移位寄存器的可靠度。因此,若欲使移位寄存器可以确实正常地运作,可通过实施多个下拉电路以降低其所产生的应力,然而,这将使得液晶显示器中的液晶显示面板设计,变得相对繁杂许多。
因而,迄今为止,本领域技术人员无不穷其努力找寻其解决的道,以改善上述的问题症结。
发明内容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移位寄存器,包含多级,{Sn},n=1,2,...,N,N为一正整数。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每级包含一上拉电路、一上拉控制电路、一下拉电路、一下拉控制电路与一关键下拉电路。其中,上拉电路具有一输入端,用以接收一第一时序信号CK1或一第二时序信号XCK1,一输出端用以响应输出一输出信号On,与一输入节点Qn。上拉控制电路电性耦接于上拉电路的输入节点Qn并配置以当接收一第一信号时,上拉控制电路将响应产生一信号,提供至上拉电路的输入节点Qn,进而开启上拉电路。下拉电路电性耦接上拉电路的输入节点Qn并配置以提供一第一电压至输入节点Qn与上拉电路的输出端其中之一。下拉控制电路配置以接收一第三信号CK2与一第四信号XCK2其中之一,并响应产生第一电压,使开启Sn级的下拉电路与Sn-1级和Sn+1级其中之一的下拉电路。而关键下拉电路则配置以接收第二输入信号。其中第一信号相对应于第n-1级Sn-1的输出信号On-1,并且其中第二输入信号相对应于第n+1级Sn+1的输出信号On+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43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助听器
- 下一篇:一种正磷酸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