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链停歇控制型多自由度连杆机构式装载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0526.6 | 申请日: | 201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4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蔡敢为;张林;潘宇晨;温芳;李岩舟;杨旭娟;叶忠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F3/38 | 分类号: | E02F3/38;E02F3/43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黄永校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停歇 控制 自由度 连杆机构 装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支链停歇控制型多自由度连杆机构式装载机。
背景技术
装载机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机械,主要用于各种土方施工等工程作业。随着电机技术的发展和控制技术的提高,多自由度可控机构为工程机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连杆机构制造成本低,可靠耐用,由于用多自由度可控机构取代了液压传动,避免了液压系统加工精度要求高,维护保养成本高,容易产生漏油等问题,但是,可控机构式装载机是具有多自由度的连杆机构,以往对多自由度连杆机构进行驱动,往往需要用多台伺服电机对各个主动杆分别进行驱动,由于每个主动杆都需要采用电机驱动,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受电力供应限制,较难进行野外施工作业,同时,对于工作环境恶劣的工程机械,采用伺服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势必会造成工程机械可靠性较差等缺陷,出现故障较难进行排除,而且这些缺点制约了可控机构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支链停歇控制型多自由度连杆机构式装载机,实现单一定速运动输入,复杂可变运动轨迹输出,即用一台内燃机实现对装载机构的驱动,同时克服电力限制,满足野外施工需要,提高复杂恶劣条件下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上述目的:一种支链停歇控制型多自由度连杆机构式装载机,包括内燃机、传动装置、多自由度连杆机构,多自由度连杆机构包括下支链、上支链、铲斗,上支链与下支链联接铲斗和机架,
所述下支链由第一主动杆、第一连杆构成,所述第一主动杆一端通过第一转动副与机架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副与第一连杆一端连接,第一连杆另一端通过第四转动副与铲斗连接,
所述上支链由第二主动杆、第二连杆构成,所述第二主动杆一端通过第五转动副与机架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六转动副与第二连杆一端连接,第二连杆另一端通过第八转动副与铲斗连接,
所述支撑杆一端通过第三转动副与第一连杆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七转动副与第二连杆连接,
所述第一主动杆、第二主动杆由内燃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
所述传动装置由分动箱、第一换向装置、第二换向装置、第一离合装置、第二离合装置、第一减速器、第二减速器组成。
所述内燃机输出轴上安装有飞轮,所述飞轮主要用来存储能量、提高内燃机动力输出的平稳性,所述第一减速器、第二减速器起到降低转速,增加扭矩的作用。所述第一离合装置、第二离合装置主要负责断开或接通分配到各主动杆的动力,实现各主动杆转动根据需要任意启停,离合装置可选用普通离合器,所述第一换向装置、第二换向装置主要负责切换分配到各主动杆动力的转动方向,实现各主动杆正反方向转动根据需要的任意切换,换向装置可选用一般具有正反向输出的齿轮箱。
工作时,分动箱将内燃机的动力分配到各主动杆,根据实际作业需要,通过对传动系统中第一离合装置、第二离合装置、第一换向装置、第二换向装置的相互配合操作,实现各主动杆转动启停以及正反方向切换,通过各主动杆的相互配合动作,实现装载机的装载作业,进而实现单一运动输入,复杂运动轨迹输出,并且输出的运动轨迹可由操作者根据工作需要人工操作而变化。实现了靠单一内燃机对多自由度装载机构的驱动,完成该种支链停歇控制型多自由度连杆机构式装载机的铲装、卸料等装载作业。
本发明突出优点在于:
1、采用连杆机构代替了传统液压传动,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易于维护保养,采用换向装置、离合装置替代了可控机构的伺服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多自由度挖掘机构的控制,此种驱动控制方式特别适合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提高了装载机构复杂恶劣条件下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2、多自由度连杆机构的各主动杆由离合器、换向装置控制其驱动运动,只具备正反向定速驱动、静止的离散变速驱动状态,不同于控制电机的连续变速驱动。因此,这种机构特别适合工作精度不高、运动轨迹由人工操作控制的装载机的工作要求。成本比其它装载机的成本显著降低。同时因为可直接使用内燃机作为原动机,克服了电力供应的限制,满足了装载机野外作业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支链停歇控制型多自由度连杆机构式装载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支链停歇控制型多自由度连杆机构式装载机的下支链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支链停歇控制型多自由度连杆机构式装载机的铲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支链停歇控制型多自由度连杆机构式装载机的铲斗上支链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支链停歇控制型多自由度连杆机构式装载机的驱动系统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05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