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车辆用电源装置及其端子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9205.4 | 申请日: | 201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1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川谷慎治;中山大;少觉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M7/00 | 分类号: | B62M7/00;B62J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蕴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车辆 用电 装置 及其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辆用电源装置及其端子台。
本发明第一方面涉及电动车辆用电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锁紧机构(锁止机构)且适于谋求增大电源容量和改善相对于电动车辆的拆装作业性的电动车辆用电源装置。
本发明第二方面涉及电动车辆用电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适于提供用于将收纳电池单元而成的电池组拆装自如地支承在车身上的简单结构的电动车辆用电源装置。
本发明第三方面涉及电动车辆用电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能够吸收将收纳电池单元而成的电池组侧的端子与车身侧的端子连接的连接部的尺寸误差的结构的电动车辆用电源装置。
本发明第四方面涉及电动车辆用电源装置的端子台,特别是涉及一种适于提供用于将收纳电池单元而成的电池组拆装自如地支承于车身的简单连接结构的电动车辆用电源装置的端子台。
背景技术
以往,在第一方面的电动车辆中,作为电源装置而搭载有把多个电池单元组装到电池壳体内的电池组。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电池组的安装结构及锁止机构,在将电池组搭载到安装于车身的电池保持件上的电动自行车中,在设于电池组上表面的槽部设置钩部,并将与所述钩部卡合的卡合部沿上下方向取放自如地设在固定于座管的安装部上。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自行车中,搬运电池组时使用的把手即握把设在电池组的上部而位于车身后侧即后轮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31493号公报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动自行车使设于电池组上的握把配置在自座管向后方突出的安装部与位于电池组正后方的后轮之间的狭小场所中,所以握把周围的空间不充裕。因此,在拆装电池组时,就不得不在安装部与后轮之间的狭小空间中伸手缩手,所以操作性不好。
另外,与安装部卡合的钩部设在电池组的主体侧即收纳电池单元的电池壳体侧,所以存在电池单元的收纳容积减小、电池容量受限的技术问题。
以往,在第二方面的电动车辆中,通常使将多个电池单元组装到电池壳体内的电池组作为电源装置设置在电动车辆的框架中央部。例如,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电动自行车用电池卡止结构中,将支承轴和卡合突起设于电池侧,并在电动自行车侧设有托架,该托架形成了分别供电池侧的所述支承轴及卡合突起卡合的临时定位部及卡止面部和引导支承轴的引导面部及避让部。当将所述电池从车身侧面安装于车身时,使支承轴沿着托架的引导面部同时使电池移动到临时定位部,再使电池以支承于临时定位部的支承轴为中心向车身宽度方向内侧转动,使卡合突起作为楔子卡止于卡止面部。根据该电动自行车,电池的临时定位和卡止是通过各自的部件,也就是支承轴和卡合突起来进行的,能够防止安装后的电池发生晃动。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42551号公报
在电动自行车中,需要用于从安装在车身上的电池向车身侧的电气部件即电动机等供给电力的电连接部(专利文献2中没有明示该电连接部)。于是,在车身侧,除了用于将电连接部保持在车身上的部件之外,还设置所述托架,因此部件个数增加。另外,由于在电池的外周面上设有支承轴和卡合突起等,因此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即,在搬运或者保管电池时,操作上需要格外地小心,以防误使上述支承轴和卡合突起等损伤。
以往,在第三方面的电动车辆中,已知有电池能够相对于车身拆装的构造。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具有与车身侧的端子电连接的端子(金属端子)的电池组的内部壳体。该金属端子通过锡焊与基板直接连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3676226号公报
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金属端子通过锡焊与基板直接连接,因此在该金属端子与车身侧的端子之间发生错位的情况下,该错位由金属端子的弯曲吸收。但是,每当相对于车身拆装电池组时金属端子都发生弯曲,所以耐久性成为问题。
以往,在第四方面的电动车辆中,一般是使把多个电池单元组装于电池壳体而成的电池组作为电源装置设置在电动车辆的车架中央部。例如,在专利文献4记载的电动自行车中,在构成车架的立架的附近具备凹入形状的电池装置嵌入部,在该电池装置嵌入部内设有电连接端子(插头侧端子)。电池嵌入部是上方敞开的凹部,电池装置(电池组)自上方安装到电池嵌入部,且在安装完成位置,使电池装置内的电连接端子(插口侧端子)与电池嵌入部内的插头侧端子结合。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62814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92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