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芳基硫醚的合成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46455.2 申请日: 2013-02-06
公开(公告)号: CN103073463A 公开(公告)日: 2013-05-01
发明(设计)人: 胡雨来;李晓东;黄丹凤;王克虎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C07C319/14 分类号: C07C319/14;C07C321/30;C07C323/09
代理公司: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代理人: 高松
地址: 730000 甘肃***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二芳基硫醚 合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二芳基硫醚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二苯硫醚衍生物的结构通式如下:

R为H、烷基、芳基、不饱和烃基、硝基、烷氧基、酰基、羟基、或杂原子;

芳基硫醚和二芳基硫醚是一类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合物,作为有机合成和药物合成的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高分子材料、农药、香料香精的合成,是应用的最广,研究的最多的硫醚。二芳基硫醚单元是很多具有广谱疗效的临床治疗药物分子中的基本结构单元,如:降血糖药物,抗阿尔茨海默式症药,抗帕金森综合症药物。AZD4407作为脂肪氧合酶抑制剂而对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有消炎治疗的疗效,一般被用作消炎药;Arylthioindoles (ATIs)对微管蛋白在人体内的组装合成具有抑制作用因而对人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因此被作为抗癌药物;奈非那韦甲磺酸盐又称维拉赛特定(AG1343)由于对HIV病毒前体有抑制作用而被用作抗艾滋病药物。

有关硫醚结构的单元合成研究的文献报道比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1) 砜类或亚砜类化合物被选择还原生成硫醚,(2)基于C-S键的构建合成硫醚。方法(1)一般都会涉及到强还原剂NaBH4、LiAlH4及其烃基取代化合物的使用,操作繁琐,不易控制且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因此一般不采用。目前二芳基硫醚的主要方法是基于C-S键的构建合成二芳基硫醚,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

1 、形成一个C-S键

此类方法主要是在过渡金属的催化下以硫酚及其盐类等含硫化合物为原料与芳基卤化物进行亲核取代反应构建C-S键生成二芳基硫醚结构。

2002 年,Bates 等在《Org. Lett.》上报道了一种构建 C-S 键的方法,该方法在CuI 的催化下以硫醇和碘代芳烃化物为初始原料来合成芳基硫醚,

该方法条件温和但产率一般,底物适用性一般,用到了易挥发且有毒的硫醇类化合物,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2004 年,Murata 等人在《Tetrahedron》上报道了用Pd( OAc)2 /DiPPF催化的硫醇与芳基卤化物的交叉偶联反应来合成二芳基硫醚类化合物,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该方法反应效率极高,反应产率都很高且底物适应范围广,但钯催化剂的成本极其昂贵,且需要相应的膦配体与之配位才能很好地促进反应的进行,这使得操作复杂而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尤其是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不能采用此方法。

2008年,Carsten Bolm等人在《Angew. Chem. Int. Ed.》上报道了由铁盐和配体二甲基乙二胺催化下代芳香烃和硫酚类化合物之间反应生成芳基硫醚的合成方法,反应如下:

该方法避免了使用价格昂贵的金属作催化剂,大大降低了反应成本,但也用到了有毒难闻的硫酚为反应物,且催化剂以金属和配体共同组成,加大了反应操作和后处理复杂程度。

2、形成两个C-S键

此类方法主要是在过渡金属催化下采用其他含硫化合物作为硫源引入硫原子和芳香族卤化物经过两次C-S键的构建形成二芳基硫醚结构。

Sunwoo Lee等人2011年在《J. Org. Chem.》上报道了 以硫代羧酸盐为硫源在Pd催化下和卤代芳香烃反应合成二芳基硫醚类化合物,合成方法如下:

该方法避免了使用硫酚类化合物做反应物,但用昂贵的钯催化剂催化反应使得反应成本很高。

2011年, Rama Rao Kakulapati 等人在《J. Org. Chem.》上报道了以黄原酸酯盐为硫源在纳米氧化铜催化下和卤代芳香烃反应合成二芳基硫醚类化合物,合成方法如下:

该方法虽然没有使用昂贵金属催化,但使用的纳米氧化铜催化剂要特别制作也使得反应操作过程复杂。

Xiangge Zhou等人2011年在《Org. Lett》上报道了以芳香族卤化物和无机的硫氰酸钾为反应物在铜盐和菲啰啉催化下反应生成二芳基硫醚化合物的方法,反应如下:

该方法中使用有机碱四丁基氟化铵增加了反应成本,使得后处理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了收率高、纯度高、操作简单、对环境友好的二芳基硫醚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师范大学,未经西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64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