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靠背座椅的机动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45453.1 | 申请日: | 2013-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1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 发明(设计)人: | C.阿沙博;T.奥尔;M.埃拉彻;M.罗德勒;H.扎克尼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格纳斯泰尔汽车技术两合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30 | 分类号: | B60N2/30;B60N2/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赵燕青 |
| 地址: | 奥地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靠背 座椅 机动车辆 | ||
1.具有靠背座椅的机动车辆,所述靠背座椅包括在正常位置中近似水平的座椅表面(1)和在所述正常位置中近似竖向的靠背(2),
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表面(1)和所述靠背(2)能够被调节到分隔位置中,在所述分隔位置中,所述座椅表面(1)和所述靠背(2)呈至少近似竖向的位置并且所述靠背(2)布置在所述座椅表面(1)上方,其中靠背上边缘(5)在所述分隔位置中接触所述机动车辆的顶部(6),使得所述靠背(2)与所述座椅表面(1)一起形成分隔部,
其中,在所述分隔位置中,所述分隔部以近似隔音、水密或气密的方式将在所述机动车辆的行进方向上位于所述分隔部后方的区域与在所述行进方向上位于所述分隔部前方的区域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靠背座椅的机动车辆,
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2)经由在所述座椅表面(1)的后部区域中的第一枢轴(3)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座椅表面(1)上,并且所述座椅表面(1)经由在所述座椅表面(1)的前部区域中的第二枢轴(4)可枢转地安装在车架上,并且,所述座椅表面(1)和所述靠背(2)能够绕所述第一枢轴(3)和第二枢轴(4)枢转到所述分隔位置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靠背座椅的机动车辆,
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上边缘(5)延伸过所述机动车辆的顶部(6)的整个宽度,并且所述靠背上边缘(5)在所述分隔位置中在所述整个宽度上与所述机动车辆的顶部(6)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靠背座椅的机动车辆,
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表面(1)和所述靠背(2)设计为使得在所述分隔位置中使所述分隔部覆盖所述机动车辆的整个横截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靠背座椅的机动车辆,
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密封元件(7)被布置在所述机动车辆的内部空间中,在所述分隔位置中,所述密封元件密封所述分隔部和所述机动车辆之间的接触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靠背座椅的机动车辆,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隔位置中,至少一个固定元件(8)被布置在所述机动车辆的内部空间中,所述固定元件被设计为将所述靠背(2)在至少近似竖向的位置中固定到所述机动车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靠背座椅的机动车辆,
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辆的顶部(6)包括可拆装或可移位的或可折叠的顶部元件(15),在所述靠背座椅的分隔位置中,所述顶部元件(15)在所述行进方向上位于所述分隔部后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靠背座椅的机动车辆,
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2)包括至少一个透明区域(9),所述至少一个透明区域(9)被设计为可以从在所述行进方向上在所述分隔部前方的区域观察到在所述行进方向上在所述分隔部后方的区域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靠背座椅的机动车辆,
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2)包括靠背后壁(10),并且在所述至少一个透明区域(9)中,所述靠背后壁(10)由透明材料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靠背座椅的机动车辆,
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2)包括坐具面料(1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靠背座椅的机动车辆,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透明区域(9)中,所述坐具面料(11)能够被去除。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靠背座椅的机动车辆,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透明区域(9)中,所述坐具面料(11)由透明的充气的垫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靠背座椅的机动车辆,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隔位置中,在所述靠背座椅的正常位置中大致位于所述座椅表面(1)下方的平坦的承载底板元件(12)在所述靠背座椅的分隔位置中升起,使得所述承载底板元件(12)与所述机动车辆的承载底板(13)位于一个平面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靠背座椅的机动车辆,
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表面(1)和所述靠背(2)能够经由伺服马达(14)调整到所述分隔位置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格纳斯泰尔汽车技术两合公司,未经马格纳斯泰尔汽车技术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545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