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腐耐磨衬里的修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41763.6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2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冯蒙;陈占清;郭春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3/04 | 分类号: | B32B13/04;B01J1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崔卜东 |
地址: | 6463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腐 耐磨 衬里 修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腐耐磨衬里修复方法,属于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业领域的能量和经济成本消耗中,由于磨损或腐蚀产生的费用占有相当大得比重。在某些特种行业,如水泥行业,因磨损而引起的停机时间占总停机的50~55%,设备磨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企业能否搞好运营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提高行业相关零件的防腐耐磨性,降低耐磨材料的消耗,延长耐磨材料的使用寿命,对提高设备运转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烟气脱硫是目前世界上控制二氧化硫污染,防治酸雨危害的主要技术途径,而氨法脱硫是世界FGD发展的趋势,已普遍应用与化学工业领域。氨法脱硫用氨吸收烟气中SO2,将污染物SO2回收成为高附加值的商品化产品硫铵,硫铵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氮肥,在我国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如果企业采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氨水作脱硫剂,将更符合循环经济和节能要求,可以申报国家发改委专项资金奖励。
目前氨法脱硫塔浓缩段是整个脱硫系统腐蚀环境最恶劣的部位,也是腐蚀最严重的部位。现有技术对腐蚀部分修复多采用碳钢做玻璃鳞片衬里防腐,局部做碳化硅耐磨层,由于硫铵溶液腐蚀性强固含量高,对衬里冲刷磨损严重,物理及化学腐蚀相结合,频繁造成衬里损坏、塔壁穿孔及内部支撑损坏等。一般新的衬里脱硫运行周期为1~3个月,修复后的衬里更易被腐蚀,频繁的停车维修造成人力及物料等的消耗,维修费用严重偏高,且不符合装置安全环保长周期运行。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新的修复方法,使修复后的衬里具有良好抗酸碱腐蚀和耐磨效果,减少停车时间,延长运行周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防腐耐磨衬里修复方法,修复后的衬里能够在极其恶劣的腐蚀环境下长期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表面处理:表面水分及其他异物残留,将待修复区域四周250mm范围内防腐层打磨掉直至漏出金属本色,对其他区域的衬里防腐层打磨平滑,用溶剂清理干净;有小孔的部分打磨至孔底或露出塔壁金属本色。
优选的,所述的对待修复区域的打磨是沿损坏待修复区域坡度为15o~25o进行;更优选的,对局部补焊或更换的金属结构打磨至表面粗糙度为100-180μm。
2、刷涂底漆:同向往复均匀地将底漆涂刷到已处理的待衬基体表面上,厚度0.05~0.2mm;优选的,厚度为0.1mm。
优选的,涂刷两层,第一层底漆涂刷12小时后涂刷第二层底漆,且第二层底漆色差不同于第一层底漆,两层底漆涂刷方向应相互垂直,两层底漆各0.05mm。
3、胶泥修补:在第二层底漆涂刷12小时后,实施鳞片胶泥涂抹,在初凝前用沾有溶剂的羊毛辊用力往复滚压至光滑均匀。
优选的,胶泥修补两次涂抹的端部界面采用搭接结构;更优选的,搭接缝长度50mm。
两层鳞片胶泥修补,厚度各0.7mm;优选的,每层衬层检测电压增幅3000V。
优选的,第二层鳞片胶泥修补的涂抹方向与第一层胶泥涂抹方向相垂直。
4、刷涂耐磨层:两层棕刚玉耐磨层厚度0.5~2mm;优选的,在耐磨层下方或两层耐磨层之间刷涂增强层,所述的增强层厚度为0.5~2mm,优选的,厚度为 1mm。
所述的增强层由一层短切毡和一层表面毡和乙烯基树脂制成。
所述的耐磨层由棕刚玉粒度砂和乙烯基树脂混合而成,固含量大于90%。
优选的,所述的棕刚玉粒度20~30目, Al203≥95%,Fe2O3≤3,SiO2≤1.5%,密度≥3.8g/cm3。
5、刷涂面漆:面漆厚度均为厚度0.05~0.2mm ,优选的,厚度为0.1mm;优选的,刷涂两层,第一层面漆涂刷12小时后涂刷第二层面漆,两道面漆涂刷方向应相互垂直,两层面漆厚度均为0.05mm。
6、固化养护:固化养护7天交付使用。
所述的衬里总体厚度为4.6mm以上。
所述的胶泥为环氧型胶泥、聚酯型胶泥或乙烯基酯型胶泥;优选的为乙烯基玻璃鳞片(VEGF)。
步骤3中所述的溶剂为:环氧型胶泥用丙酮或酒精作为溶剂;聚酯型或乙烯基酯型胶泥用苯乙烯作为溶剂。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修复是在5~30℃,相对湿度应低于85%的条件下进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17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基阻氢渗透复合涂层
- 下一篇:一种装配塑料气室的中重型汽车用中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