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热制冷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38917.6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7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左朝凤;李传友;陈立新;张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华劳斯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G1/044 | 分类号: | F02G1/04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18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热 制冷 设备 | ||
1.一种制热制冷设备,采用存在于工作介质中的可再生气体循环原理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低温设备包括:
一个外壳,所述外壳为耐压密闭的;
一个热源,所述热源接在所述外壳内;
一个工作空间组,所述工作空间组包括第一工作空间、第二工作空间和第三工作空间;
一个活塞组,所述活塞组中包括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之间包括所述第一工作空间;所述第一工作空间是常温的;所述活塞组由一个控制部件驱动;
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外壳之间包括所述第二工作空间,所述第二工作空间是高温的,所述第二工作空间中承载所述热源发出的热量;
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外壳之间包括所述第三工作空间,所述第三工作空间是低温的;
一个再生器,所述再生器位于所述外壳内;
一个常温传输部件和一个低温传输部件;所述常温传输部件和所述低温传输部件均位于所述外壳内;
所述第一工作空间、所述第二工作空间和所述第三工作空间均通过所述再生器、所述常温传输部件和所述低温传输部件相互传递热量;
一个热量隔离部分,所述热量隔离部分具有径向对称的圆顶,所述圆顶用于将由热源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第二工作空间;所述热量隔离部分与所述外壳连接,以作为所述外壳的热量隔离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热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隔离部分沿主轴的横截面为圆锥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热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隔离部分的所述横截面为半圆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热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隔离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二工作空间向外或向内弯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热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隔离部分包括一个面向所述工作空间组的面向表面,所述面向表面包括用于提供额外面积的侧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热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隔离部分包括一个背离所述工作空间组的背离表面,所述背离表面包括一个用于提供额外面积的侧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热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隔离部分包括一个背离所述工作空间组的背离表面,所述背离表面包括一个用于提供额外面积的侧板。
8.如权利要求6或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热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隔离部分包括一个背离所述工作空间组的背离表面,所述背离表面包括一个边缘,所述边缘上包括一个通道,所述通道用于提升所述制热制冷设备产生的气体的通过速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热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是所述侧板的一部分。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热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由一块折流挡板形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热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依靠高比率的热辐射产生热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热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是一个气体燃烧器;所述气体燃烧器包括一个与所述热量隔离部分的形状契合的燃烧表面。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热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包括一个与所述热量隔离部分的形状契合的活塞底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热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隔离部分包括一个面向所述工作空间组的面向表面,所述面向表面包括一个边缘;所述边缘包括一个流道,所述流道用于提升所述工作介质的流速。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热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是一个侧板的一部分;所述侧板位于所述面向表面上。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热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由一块折流挡板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华劳斯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优华劳斯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891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