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丹参、三七复方的纳米混悬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34871.0 申请日: 2013-01-29
公开(公告)号: CN103070898A 公开(公告)日: 2013-05-01
发明(设计)人: 陈钢;温露;李霞;张晓;龙伟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药学院
主分类号: A61K36/258 分类号: A61K36/258;A61K9/10;A61K47/34;A61P9/10;A61K31/58;A61K31/343
代理公司: 广州市天河庐阳专利事务所 44244 代理人: 胡济元
地址: 510006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丹参 三七 复方 纳米 混悬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机有效成分的医药配制品,具体涉及与碳环化合物相连的含有通过配糖键与非糖化合物连接的糖基的化合物的医药配制品。

背景技术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脂溶性的二萜醌类化合物(丹参酮类)和水溶性的酚酸类成分(丹酚酸类)都是丹参的有效成分,其中代表性成分分别是丹参酮IIA和丹酚酸B,《中国药典》将其作为检测的法定项目。三七总皂苷是三七的有效成分,根据其苷元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以人参皂苷Rb1为代表的20(S)-原人参二醇型和以人参皂苷Rg1为代表的20(S)-原人参三醇型,而三七皂苷R1为三七总皂苷中具代表性的特征化合物,是其区别于人参皂苷的活性成分。丹参和三七是最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之一,常作为中药药对配伍于多种中药方剂,两者相辅相成,使活血散瘀、通经止痛之功倍增,临床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脑中风等。但体内试验发现,丹参酮IIA和丹酚酸B在体内代谢迅速,半衰期短且生物利用度低,体内代谢消除快,且丹参酮IIA水溶性差,限制了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三七总皂苷膜渗透性差,且易被胃肠道分泌的酸和酶降解,生物利用度低,这些也都影响了二者复方疗效的充分发挥。传统的有关丹参和三七的剂型有片剂、颗粒剂、滴丸等,以上传统剂型均存在一定缺点,或生物利用度差,或服用量大、易潮解、易霉,或工艺条件不易控制等缺点。因此,为了增加丹参、三七复方在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方面的作用,目前急需新的药物剂型。公开号为CN101214275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复方丹参缓释制剂,该缓释制剂是先用天然峰蜡将冰片包埋起来,再将所制得的包埋物与丹参、三七提取物和缓释剂一起制成丸剂,最后喷雾包衣液制成,虽然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上述现有口服制剂的不足。

注射剂不仅药效迅速,作用可靠,而且克服了口服制剂存在首过效应的缺点,尤其是注射剂还可以穴位注射发挥特有的疗效。因此,采用丹参、三七研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中风)的复方注射剂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究热点。如公开号为CN1583131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复方丹参冻干粉针剂,它由丹参、三七水溶性有效部位和冰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组成。公开号为CN1586492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以丹参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丹参提取物、以三七总皂苷为主要有效部位的三七提取物和冰片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以及药用辅料组成的复方丹参冻干粉针剂。公开号为CN101084997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丹参提取物、三七提取物,冰片的β-环糊精包合组成的冻干粉针剂。

上述申请专利虽然可弥补口服制剂所存在的不足,但根据现代医学研究可知,丹参、三七复方中的有效成分丹酚酸B(丹参素)和三七总皂苷都是水溶性成分,且三七皂苷的分子量较大,较难透过体内生物屏障如血脑屏障发挥药效;丹参酮虽是脂溶性成分,比较容易透过血脑屏障,但这种单一成分的过量摄入有副作用,甚至导致药物中毒。因此,丹参、三七中的有效成分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处理,就不能发挥复方成分在治疗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协同作用,从而降低药物的疗效。综上,寻求一种理想的方式,将丹参和三七的有效成分制成便于人体吸收、容易透过体内生物屏障的制剂,对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丹参、三七复方的纳米混悬剂,该纳米混悬剂中的有效成分能透过体内生物屏障,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充分发挥治疗作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中风的丹参、三七复方的纳米混悬剂,该纳米混悬剂由有效成分和辅料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有效成分的用量为0.28~2.65w%,且由丹酚酸B8~27w%、丹参酮IIA5~15w%和三七总皂苷58~84w%组成;其中所述的三七总皂苷中含有,三七皂苷R15~27w%,人参皂苷Rg120~50w%,人参皂苷Rb120~40w%;

所述的辅料的用量为97.35~99.72w%,且由复合乳化剂0.47~0.8w%、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0.6~2.85w%、聚乙烯醇1.1~1.9w%和水94.5~97.8w%组成;

所述的纳米混悬剂采用W/O/W复乳法制成,所述的W/O/W复乳中,油相由丹酚酸B、丹参酮II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复合乳化剂混合组成,内水相由三七总皂苷溶于水形成,外水相由聚乙烯醇溶于水形成;所述的复合乳化剂由质量比为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司盘-80=5︰1~1︰2的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和司盘-80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药学院,未经广东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48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