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连轧机精轧机组的轧制负荷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4012.1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2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贺咏;梁兴国;方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48 | 分类号: | B21B37/4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机 轧制 负荷 优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轧生产过程控制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连轧机精轧机组的轧制负荷优化方法,所述热连轧机精轧机组轧制负荷自动优化调整的方法通过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L2)、热轧工艺控制,应用于提高轧制稳定性,降低质量缺陷发生率。
背景技术
宝钢股份公司热轧厂1580热轧精轧机为7机架连轧PC(pair cross)式轧机,其特点为凸度控制能力强。精轧轧制过程要求将中间坯(经过粗轧轧制的板坯)轧制成质量设计要求的目标厚度和目标宽度,从中间坯厚度到成品目标厚度的压下变形量要按一定规则分配到精轧的7个机架上。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PC式轧机对轧制力分配有较高要求,在F4~F7轧机存在一定程度的轧制力倒挂情况时(所谓轧制力倒挂即F5轧机的轧制力大于F4轧机的轧制力、F6轧机的轧制力大于F5轧机的轧制力,或F7轧机的轧制力大于F6轧机的轧制力),极易出现轧制过程不稳定的现象,即出现带钢头尾轧破、边损等缺陷,严重时将导致废钢现象。
以往,作为传统的精轧负荷分配及调整方法,宝钢1580热轧采取压下量负荷分配方式,即在L2(过程计算机)的规程文件中设定各个机架的绝对变形量(即各架轧机带钢变形量与总体变形量的百分比),然后再由L2根据轧制力的计算规则得出各机架需要的轧制力。实际生产过程中因轧辊辊径的变化、轧制温度的变化及轧制力学习系数的影响等,经常会出现轧制力倒挂现象。
对于前机架F1~F3允许轧制力倒挂的程度相对大些,而后机架F4~F7的轧制力倒挂允许程度较小。通常情况下由技术人员根据轧制计划对轧制频率较低的钢种或者根据经验判断出的轧制难度较大的带钢,利用换辊停机时间进行模拟计算,确认各机架的轧制力设定情况,如果出现程度较大的轧制力倒挂现象,则人工对负荷设定值进行修改。
作为上述传统精轧负荷优化调整流程如图1所示。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人工对轧制计划预判不准不及时而且存在漏判;
2)人工对带钢的轧制力设定情况提前模拟确认,需要在停机状态下才能进行,正常生产情况下不能进行模拟确认;人工对轧制力设定情况的模拟确认可能会影响正常生产;
3)人工对负荷分配值的调整受个人经验的影响,不能一次准确调整到位,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连轧机精轧机组的轧制负荷优化方法,并且能够根据各个机架间允许的轧制力倒挂情况自动进行负荷的优化再分配。由此,克服“人工”审核轧制计划、模拟计算轧制力及负荷调整的不准确与不及时的问题,提高生产过程的控制能力与质量控制水平。
即,本发明的新颖性和创新性体现在:
1)将各机架间允许的轧制力倒挂情况转化成可由计算机自动识别的逻辑条件;
2)由过程计算机根据各机架的功率情况和机架间的轧制力梯度自动进行负荷的再分配调整;
3)此种自动判断并优化调整负荷分配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质量。
本发明的一种热连轧机精轧机组的轧制负荷优化方法的技术方案流程如下:
1)对F1~F4机架的初期压下量进行极限值检测,当初期压下量均超限时,输出报警信息,跳出负荷自动调整功能,由操作人员进行负荷修改和确认;
2)根据带钢的基本信息初次计算出各机架的轧制力、功率;
3)对精轧机组F4/F5,F5/F6,F6/F7轧机的轧制力进行大小比较,确定是否存在“轧制力倒挂”现象,并根据机架号进一步确定需要进行负荷调整的轧机和调整的先后顺序;
4)根据F1~F4轧机预计算的功率P及额定功率PE得出功率富余量W=P/PE(功率富余量评价指数W=P/PE,W数值越小,代表功率富余量越大),确定可以增加压下负荷的机架优先顺序;
5)将存在“轧制力倒挂”现象的轧机F(I+1)压下负荷减少10%增加到步骤4)确定的优先选择轧机上,并对压下负荷进行极限值检测。
6)当优先选择增加负荷的机架负荷超限时,则将压下负荷增加到次选轧机(功率富余量次大的机架),如果次选机架的压下负荷也超限,则跳出负荷自动调整功能,输出报警信息,由操作人员人工完成轧制负荷的修正。
7)根据调整后的负荷压下量,重新计算各架轧机的轧制力f,再次进行轧制力倒挂检测。如果F4~F7轧机之间仍然存在轧制力倒挂现象,则按步骤6)再次调整压下负荷。如此循环三次,如果仍然存在“轧制力倒挂”,则跳出自动调整程序,输出报警信息,由操作人员手动进行负荷修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40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F线散卷冷却站
- 下一篇:一种提高热轧中厚板耐蚀性的氧化铁皮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