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方类抗生素的混粉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1633.4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0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文;华军杰;陆建忠;房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二叶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19 | 分类号: | A61K9/19;A61K45/06;A61K31/43;A61K31/431;A61K31/546;A61K31/496;A61P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方 抗生素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类抗生素的混粉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感染性疾病持续高发的今天,人类对于抗生素的需求也在持续走高,但由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耐药菌的不断出现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同时,开发新的抗生素品种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研发周期和经费屡创新高,人们迫切需要找到一条快速、有效且价格低廉的对抗耐药菌株的方法,其中开发抗生素复方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是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复方类抗生素,普遍具有抗菌谱广、能够对抗耐药菌的诸多优点。
上述复方类抗生素均含有内酰胺环,其稳定性较差,对酸、碱都极为敏感,因此需要严格控制生产条件,尤其是开发成复方后,其对生产工艺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否则很容易造成杂质含量超标,导致副作用的发生。
在复方制剂生产的诸多工序中,混粉是非常关键的工艺步骤。现有的混粉技术,无论是传统的物理混合法还是喷雾干燥法以及结晶法,都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只能适用于一种或两种复方抗生素的生产,并且混粉的均一性难以得到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且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能够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复方类抗生素的混粉技术。
本发明采用冻干法制备复方类抗生素的混粉。冻干是将含水物质先冻结成固态,而后使其中的水分从固态升华成气态,以除去水分而保持物质的方法。冻干法广泛应用于抗生素和其它药品的生产中,其优点在于不破坏对热不稳定的物质,冻干产品溶解速度快。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方类抗生素的混粉技术,其特征是将抗生素A与抗生素B预先混合后溶解于水中,通过冻干工艺得到均一的产品,具体步骤如下:
(1)室温下,将抗生素A与抗生素B按0.5~2:1的摩尔比混合均匀;
(2) 控温0~10℃,将上述混合物溶解于水中,配制成20-40%wt的水溶液,调节溶液pH至6.0-6.5,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后放入冻干箱中;
(3)在2-3小时内降温至-40~-50℃,保持2~3小时;
(4)开启真空,将压力调节到0.10mbar~0.30mbar,维持至少2小时,然后将温度升高到5~15℃,维持至少2小时,然后再将温度升至30~40℃,维持至少10小时;
(5)升温至50~55℃干燥至水分小于2.0%wt;
(6)自然降温至室温,即得到抗生素A与抗生素B 的混粉。
优选的,上述混粉技术中的抗生素A为美洛西林钠、阿莫西林钠、头孢哌酮钠、哌拉西林钠,抗生素B为舒巴坦钠。
优选的,步骤(1)中抗生素A与抗生素B的摩尔比为1∶1或2:1。
优选的,步骤(2)中所配置的水溶液为30%wt。
优选的,步骤(3)中的温度为-45℃。
优选的,步骤(4)中的压力为0.20 mbar。
优选的,步骤(5)中的温度为55℃。
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不需要使用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很低,冻干工艺收率稳定,成本较低;且制得的冻干混粉产品均一性良好,溶解速度快,化学质量稳定,并且适合多种复方类抗生素的制备,适用于大规模生产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不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混粉的制备
室温下,将美洛西林钠(56.1g,0.1mol)与舒巴坦钠(25.5g,0.1mol)的粉末混合均匀。控温0~5℃,向220mL注射用水中加入上述混合后的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粉末,加入碳酸氢钠调节料液pH至6.37,并通过0.22μm滤膜过滤至冻干箱中。2-3小时降温至-45℃,保持2小时。开启真空并达到0.10~0.30mbar进行真空干燥,维持2小时,然后将设定温度升至10℃,维持3小时,将设定温度升至40℃,维持12小时使水分升华彻底。升温至55℃干燥10小时,检测水分为0.76%。自然降温至室温,得产品。经检测,制备得到的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混粉的均一性及稳定性等指标均达到药典标准。
实施例2
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混粉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二叶制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二叶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16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果糖味莲子脯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补肾健脾猕猴桃果脯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