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滁菊离体NaN3诱变育种技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29304.6 申请日: 2013-01-27
公开(公告)号: CN103039369A 公开(公告)日: 2013-04-17
发明(设计)人: 张子学;许峰;胡能兵;周玉丽;何克勤;林平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科技学院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33100 ***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滁菊离体 nan sub 诱变 育种 技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一种滁菊离体NaN3诱变育种技术,属于生物技术领域中的化学诱变育种技术。

背景技术

滁菊Dendranthema morifolium‘Chuju’,菊科Asteraceae,菊属Chrysanthemum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全国四大药菊之一,安徽著名地道药材,以花入药,是一味重要的中药,属药、茶兼用佳品。具有清热解毒、舒筋活血、护肝明目,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疗效显著。近年研究发现滁菊对癌症等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对糖尿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滁菊已经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在滁州地区大面积种植,是重要的中草药及经济作物。然而,由于长期的扦插无性繁殖,品种退化及病虫害严重,采用常规育种方法无法进行品种改良与更新,同时,在自然条件下,芽变的几率很低,优异变异的几率更低,远不能适应菊农对品种产量和品质的要求,为了提高滁菊品种的典型性,有关菊花的组织培养脱毒快速繁殖虽然已有不少报道,但是在滁菊新品种的选育尚未见报道。

菊花诱发突变的方法很多,包括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两大类,主要集中在采用辐射诱变的方法培育菊花新品种,杨保安等(1996)采用60Coγ射线辐射与组培相结合育成‘金光四射’等14个菊花新品种;王彭伟等(1996)利用菊花叶柄组培能产生单细胞植株,用60Coγ射线辐照对切花菊进行单细胞突变育种,选育出11个新品种。郭安熙等(1997)60Coγ辐射与组培相结合,可大幅度提高细胞突变的显现机率。林祖军等(2000)烟台市农科院应用电子束辐射菊花组培苗诱变育种,获得花色、花型、花瓣变异后代。日本学者(2003)用低能重离子注入、激光等在菊花上应用,培育出6个菊花新品种。

化学诱变剂包括:烷化剂、碱基类似物、吖啶类(嵌入剂)、无机或简单有机类化合物和生物碱等,采用化学诱变的方法应用于菊花育种的较少,陈发棣等(2002)和祝朋芳等(2010)分别采用秋水仙素诱变菊花,产生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突变体。所获得的突变体大都是染色体数目增加,使开花期推迟,因而不能在滁菊品种改良中应用。

在滁菊育种中,本发明采用茎段、茎尖或叶片为外植体,借助于组织培养技术,在分化增殖的同时,利用NaN3处理诱导滁菊突变体的产生,通过碱基替换和染色体的断裂愈合修复错误,产生优良变异单株,以提高其菊花产量和品质,克服滁菊长期无性繁殖出现的品种退化和品种过于单一等问题,这对扩大滁州地道药材的种植面积,提高滁菊的种植收入,同时,进行滁菊品种的复壮、改良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一种滁菊离体NaN3诱变育种技术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滁菊茎段、茎尖或叶片为外植体,利用离体培养体系,诱导产生不定芽,在增殖培养基上,通过添加一定浓度的NaN3进行化学诱变处理,使DNA序列发生碱基替换,导致单链断裂和愈合修复错误,使滁菊产生变异,通过生根处理形成完整植株,结合田间筛选和室内鉴定,获得优良滁菊新品种,它不仅克服了长期种植滁菊出现的退化问题,而且可缩短育种年限,快速获得滁菊优良突变体。

一种滁菊离体NaN3诱变育种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滁菊离体NaN3诱变育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变育种技术的核心是滁菊的组织培养和NaN3的化学诱变。其过程包括①滁菊的离体培养苗的制备、②NaN3化学诱变、③诱变苗的促壮生根、④炼苗和田间栽培、⑤田间选择和室内鉴定。其具体步骤如下:

①离体培养苗的制备:

将滁菊幼茎和嫩叶用中性洗衣粉洗涤并冲洗干净,然后进行表面消毒,将消毒后的幼茎用无菌水漂洗4-5次,将带腋芽茎段或嫩茎尖外植体接种于MS+NAA 0.1mgL-1培养基,每瓶接种外植体2-3个,20-30天可继代一次,形成大量的无菌苗。或将嫩叶外植体接种于丛芽分化培养基:MS+TDZ 0.1-0.2mgL-1+ NAA0.1-0.2mgL-1或MS+KT 3-4mgL-1+NAA0.1-0.4mgL-1,培养40-50d形成丛芽;

②NaN3化学诱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93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