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不锈钢复合管表面抛光质量的抛光轮选型和配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8894.0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2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汪正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正友 |
主分类号: | B24B29/08 | 分类号: | B24B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8 安徽省芜湖市剂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不锈钢 复合管 表面 抛光 质量 抛光轮 选型 配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复合管表面加工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不锈钢复合管镜面抛光抛光轮选型和配置。
背景技术
以碳素钢为基管,外复薄壁不锈钢管,经过冷挤压物理成型生产不锈钢复合管,是目前国内生产不锈钢复合管最基本的工艺技术。经过冷挤压物理成型生产的不锈钢复合管,必须经过表面镜面抛光处理,才能达到豪华美观和防腐耐蚀双重效果。
市场上已经公开的不锈钢圆管抛光机,均以10模头为准,其抛光轮全部以价格昂贵的进口砂布轮,用这种砂布轮抛光,虽然焊缝及划痕处理比较理想,但抛光后不锈钢复合管表面灰暗,晶粒粗糙,不仅难以达到镜面装饰效果,而且其粗糙的表面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侵蚀,极易造成表面乃至晶间腐蚀生锈,严重影响了不锈钢复合管使用寿命。另外这种抛光轮,不耐磨,损耗大,灰尘多,车间环境污染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抛光轮选型和道次配制,不仅可以使不锈钢复合管表面粗糙度达到600目以上镜面光亮效果,最大限度发挥不锈钢复合管装饰美观和防腐耐蚀两大使用性能。另外,相对于目前通用的进口尼龙海绵抛光轮,本发明所使用的抛光轮完全国产化,具有损耗小、成本低、抛光过程灰尘少对环境污染程度低等突出优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抛光轮选择:选择国产油麻轮、布麻轮和纯布轮,外径均为¢300mm,厚度均为10mm。
2、抛光轮配置:每道次模头轮轴用7片抛光轮装配旋紧。以不锈钢复合管进料方向依次为1#、2#、3#……10#,每道次抛光轮配置如下:
1#、2#、3#、4#道次:选用国产油麻轮;
5#、6#、7#、8#道次:选用国产布麻轮;
9#、10#道次:选用国产纯布轮;
1#、2#、3#、4#四道次选用国产油麻轮,可以较好地除去焊缝痕迹和表面其他划痕,5#、6#、7#、8#四道次选用国产布麻轮,在继续消除焊缝痕迹和表面其他划痕的基础上,配合抛光蜡进行表面细化和镜面亮化,9#、10#两道次选用国产纯布轮,其目的是清除表面残余抛光蜡及其他污迹,令不锈钢复合管表面更加光亮和凸显镜面照人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各道次分工明确,职能配合循序渐进,道道深入,抛光质量优良。国产抛光轮售价低,可有效降低不锈钢复合管制造成本。另外可明显降低生产过程的灰尘排放,减少对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抛光轮外形尺寸,图2为抛光过程各道次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结构分析和示例性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所述抛光轮外形尺寸为:外径均为¢300mm,厚度均为10mm,带有¢25mm中心孔。所述外径¢300mm,便于¢19mm—159mm不锈钢复合管抛光,抛光范围涵盖目前国内不锈钢复合管常见规格。所述厚度为10mm,7片叠加后,正好吻合每道次抛光轮自身重量和总厚度,所述带有¢25mm中心孔,便于7片叠加后通过电机传动轴安装旋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正友,未经汪正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88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