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探针熔解技术准确检测BRAF基因突变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26087.5 申请日: 2013-01-18
公开(公告)号: CN103103269A 公开(公告)日: 2013-05-15
发明(设计)人: 戴鹏高;陈超;刘金辉;焦维丽;邹晖 申请(专利权)人: 陕西北美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G01N21/64
代理公司: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代理人: 陈广民
地址: 710069 ***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探针 熔解 技术 准确 检测 braf 基因突变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探针熔解技术检测BRAF基因突变的方法。 

背景技术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组DNA分子在结构功能上发生碱基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主要包括碱基的替代和片段的插入缺失,是导致基因型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基因突变分析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尤其是在基因型疾病诊断及病理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BRAF基因编码的蛋白参与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细胞的增殖、生长和转移;正常的BRAF基因编码的蛋白在接受上游信号活化后被激活,并将在信号传递给下游细胞因子后恢复非激活状态;而某些位点(主要在第600位密码子)突变的BRAF基因所编码的蛋白无需上游信号活化便始终处于激活状态,导致细胞的非正常增殖和生长,引起恶性肿瘤。抗EGFR类肿瘤药物通过特异性阻滞EGFR与受体结合,阻断细胞转导通路,从而达到抑制癌细胞增殖的目的;多项研究发现,接受抗EGFR药物治疗的结直肠癌或肺癌患者中,BRAF基因野生型的患者较BRAF基因突变型患者更能从治疗中受益:BRAF基因野生型的患者具有更高的药物客观反应率和较长的生存时间。因此,能够准确检测BRAF突变状态对指导结直肠癌或肺癌患者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传统检测BRAF基因突变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为经典是双脱氧测序技术(Sanger sequencing),此外还包括连接酶检测反应(LDR)、多聚酶链限制性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TaqMan技术。这些方法能够检测突变是否存在,但大多数方法不能确定突变的类型并且只能检测到突变的一部分;同时大多数方法需要琼脂糖凝胶电泳等PCR后处理检测才能分析结果,准确度和灵敏度受限,且假阳性发生率高。近年来,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ific PCR,ARMS)、高分辨溶解曲线(HRM)、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HPLC)和焦磷酸测序技术(Pyrosequencing)等方法改善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仍存在假阳性现象严重、操作繁琐及过度依赖仪器等缺点。 

分子信标探针(Molecular Beacon)是一种可以自发形成茎环结构的双标记寡核苷酸探针,其常在5’末端标记有荧光基团,在3’末端标记有淬灭基团;当颈环结构形成后,荧光基团和淬灭基团空间距离靠近,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荧光基团被外界光源激发后发出的光子被淬灭基团吸收,此时探针不能被激发出荧光;若体系中存在与探针序列相匹配的模板,当分子信标探针与模板杂交后,其发夹结构被打开,使得荧光基团与淬灭基团空间距离增大,此时荧光基团被激发出的荧光未被淬灭,可以检测荧光信号;同时由于荧光强度与体系中模板的量呈正比,故分子信标探针可以用于实时定量PCR反应。当分子信标与模板链杂交后,若继续升高温度可导致探针与模板再次分离,从而使得荧光强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将荧光强度对温度变化时间求导数便得到熔解曲线,熔解曲线的峰值为荧光信号降低速率最大时对应的温度,即为模板与探针结合强度(Tm值)。由于序列的差别,探针与野生型模板和突变型模板的结合强度有差别,表现在熔解曲线(熔解峰)的不同。但传统的熔解曲线法灵敏度较低,使得检测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探针熔解曲线法灵敏度低,检测不精确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探针熔解技术准确检测BRAF基因突变的方法,不仅节省了耗材,同时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特点,检测结果更可靠。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基本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探针熔解技术准确检测BRAF基因突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子信标探针和模板扩增引物的设计及合成 

上游引物(27nt): 

5’-TGTTTTCCTTTACTTACTACACCTCAG-3’ 

延伸阻滞引物(43nt): 

分子信标探针(35nt): 

(2)提取被测样本的基因组DNA; 

(3)配制反应体系 

在反应管中加入被测样本的基因组DNA、上游引物、延伸阻滞引物、UNG酶(尿嘧啶-N-糖基化酶)、5’→3’外切酶活性缺失聚合酶(TIANNIUMTM Taq DNA Polymerase)或同类型酶,dNTPs(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dUTP(脱氧尿苷三磷酸)、分子信标探针、10×PCR Buffer(TIANNIUMTM Taq PCR Buffer)或同类型Buffer; 

(4)PCR反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北美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北美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60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